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壮族节日(广西壮族节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7:31 分类:算命 浏览:78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壮族节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西壮族节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2、壮族有...

今天给各位分享壮族节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西壮族节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

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早在汉代刘向的《说苑·善说篇》中,就有关于先秦时期壮族先民所唱的《越人歌》的记载。

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有盘歌、哭嫁歌、贺新居歌、生活歌、农事歌、时政歌、历史歌,等等。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传说唐代有个著名的女歌手刘三姐,创造了声调悠扬、寓意深远的歌谣,歌颂人们从事劳动和爱情的幸福,揭露上层统治者的贪婪与不仁,因而至今仍得到壮族人民的传颂,被称为“歌仙”。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而且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

其早期历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时期,源于先民们祭祀神灵祈求生育和丰收的宗教活动,而后逐步演变成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择偶”的一种社交活动,又进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游乐节日。

每到圩日,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扩展资料:

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如广西西北部,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喜戴银首饰。

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至今仍穿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古代壮族曾流行过文身、凿齿等习俗。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提到柳州峒民尽是文身人。宋代史书《太平寰宇记》也记载说今贵港市一带的妇女出嫁时要凿去一颗牙齿,古称“凿齿”。现在,这些风俗只在偏远的局部地区有零星流传。

壮族有什么节日

壮族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上巳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1、春节

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2、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4、牛魂节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的。

5、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壮族有什么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什么

1、壮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等,其中具有民族特点的是三月三、牛魂节。

2、而三月三是壮族全民性节日,也叫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也叫牛王节、开秧节,这个节日一般在春耕后的一天进行,也有的地区将牛王节固定在农历四月初八。

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1、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

2、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3、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更多关于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壮族的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陀螺节、陇端节、铜鼓节、蚂拐节、花婆节、“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百灵节等。

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

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壮族的禁忌: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

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

1、拜山节

拜山节又叫祭雷神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届时,各家蒸煮五色花糯米,备好洒好菜及香、烛、纸钱等供品,全家男女老幼先前往祖宗坟地扫墓,然后举行祭雷神活动,祈求雷神保佑日后不旱不涝、风调雨顺。

2、拜秧节

拜秧节又叫插秧节、四月八,壮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是口,各家要杀鸡到田头祭拜秧苗,以祈祷秧苗茁壮成长。有的人家这天到河边拾捡“脱马腾”当汤圆煮吃。

广西壮族自治区思县那荡乡一带壮族,这天还要开塘捉鱼,吃“鱼生”,并修理犁、耙等准备耕田插秧。南部壮语方言区四月初八这天,人们请道公到田里赶鬼,然后开始插插秧。

3、达汪节

达汪节是广西壮族自洽区红水河沿岸马山、都安、平果一带壮族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节日那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鸡腿鸭腿给孩子们留厂待月亮上升时才吃。并边吃边向月亮招手,告慰月亮里的达汪:我们现在生活很好,请您放心。

传说从前,壮乡有一个名叫达汪的姑娘,美刚、勤劳、善良。土司老爷要娶为姨太太,达汪不从。一次,上司把达汪作为童女祭神求雨,达汪把祭品给那些快饿死的鸟兽吃,土司诬陷说是达汪偷吃,要剖腹验证。

姑娘死后,群鸟把她搬葬在月亮中,这天正是七月二十日。从此,壮族群众便在这一天杀鸡宰鸭祭祀达汪,“达汪节”就这样沿袭下来。

4、冬至节

冬至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思阳一带壮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冬至到来之时,这里的家家户户要打做糯米粑粑祭神、拜祭祖宗,并邀请至亲好友吃饭。有的地方必须在节日里吃绿豆糍粑。武鸣县双桥壮族,冬至节的主要内容是拜祖先而不请客。

5、二月社

二月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洛东一带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当地农历二月初,己进入农忙季节,农忙季节开始之际,人们专门祭祀社王,以祈求社王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各个村寨举行二月社的形式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届时各家在社王前供整块熟猪肉、香纸等祭品,然后行祭祀之礼。

另一种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集体祭祀时,由全村寨集资购买肥猪,然后将猪抬到社庙或社坛前,再摆上其它祭品,举行统一的祭祀仪式。祭祀后的猪肉按集资户数均分,人们将分得的猪肉拿回家,全家煮食欢聚。

关于壮族节日和广西壮族节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