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十月一送寒衣是哪里的风俗(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7:11 分类:算命 浏览:133


导读: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月一送寒衣是哪里的风俗,以及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寒衣节来源于什么传说有什么风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月一送寒衣是哪里的风俗,以及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寒衣节来源于什么传说 有什么风俗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在一定含义之中,寒衣节是祭拜的节日,又被称为秋祭。韩一杰在北方广为流行。大多数北方人会选择在这一天之中祭拜已经去世的亲人,称为送寒衣。并且与每年清明节,中元节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寒衣节的传说来源

   寒衣节的风俗传统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称秦岁首。秦朝虽然早早的灭亡,但是秦岁首的习俗直到汉朝初期依然被沿用。并且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祭拜祖先的习俗来表示子孙的孝敬和不忘本的情怀。因此,古人们在农历10月初一这一天,用黍臛祭祀祖先,分为墓祭和家祭。但寒衣节,在北方广为流传,在南方比较稀有。到了每一年农历10月1之后,北方的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人们不仅要给去世的亲人送寒衣,同时在世的人也要象征性的做一些过冬的活动。在寒衣节到来的时候,女人要把做好的棉衣棉被拿出来,图一个吉利,并且男人要整理家中的火灶,烟筒等。保证在天寒地冷的时候可以顺利的过冬。

   寒衣节的地域文化

在山东一些地区,寒衣节到来的时候,人们会存在着送寒衣之中的讲究,需要把五色纸做成衣服之类的图样,并且要在五色纸之中包裹着一些棉花。意为给已经去世之人送去棉衣棉被使用,在河南洛阳,有一句俗语叫做十月一,油唧唧。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天,人们要烹炸各种食品,顺便准备供奉祖先的物品。而且新出嫁的女生,应该在10月1到来之际,为夫家新故的老人进行添土。在北京,人们会选择在11月初一这一天购买寒衣纸,在祭拜的时候,将纸钱指定以及含义指一起包裹在内,一起焚化。

十月一送寒衣是指哪天

十月一送寒衣是指11月14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 寒衣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导读: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寒衣节,也叫做十月朝,是与祭祀有关的节日,北方地区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凭吊已故亲人。那么,你知道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吗?寒衣节有什么民俗活动呢?不知道的话,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1、制寒衣

寒衣,就是在五彩纸内夹一些棉花,表示这是给亡者做的棉衣、棉被,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习俗,但是晋北地区发扬得最为彻底,他们还会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有些心灵手巧人还会给亡人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2、包饺子

包饺子也是寒衣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俗话说:“十月一,油唧唧”。 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会要包饺子,准备一些供奉先人的食物。这些东西都是重油食物,吃了常常感觉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3、送寒衣

在北方地区,寒衣节的时候,很多人会站在路口烧寒衣,给没有后代的亡人进行祭祀。 在某些地区,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会按照亡人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寒衣节各地风俗习惯

1、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这句老话最早就来源于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时候,老百姓们就有送寒衣的习俗了,每年天气逐渐变冷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保暖的衣服,而这个时候也应该为死去的亲人们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都会用纸糊制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写上名字和地址,为死去的亲人焚烧。

2、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为死去的亲人送去过冬的衣服。在山东的淄川地区,他们除了上坟祭祖之外,在傍晚还会到野外的路口,为那些没有后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3、山西

寒衣节的含义是什么 寒衣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在晋南地区,人们习惯用五色纸做成衣服,然后在纸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说为去世的亲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让他们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而在晋北地区,人们讲究用五色纸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种御寒物品,有的人们还会用纸做一套房屋,有门有窗,为死者焚烧,非常精致美观。

4、南京

南京的人们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将各种颜色的纸糊成衣服、鞋帽等,并且装在一个红色的纸袋里,写上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红色的纸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后再焚烧,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记挂,保佑亲人。有的人们还会用收获的粮食做一些羹来让亲人们尝新。

5、洛阳

在洛阳有一句古话:“十月一,油唧唧”,这句话是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炸一些食物,包饺子,用这些食品来供奉祖先,由于这些食物比较肥腻,因此会弄得“油唧唧”。在洛阳,部分地区的人们不去坟头烧寒衣,而是在家门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烧寒衣。在十月初一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时候,人们会抓一把土,在家门口撒成一个圆圈状,然后焚烧寒衣来祭奠祖先。一些热心的人们还会到十字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焚烧送去寒衣。

寒衣节的风俗是什么?

01

人们会在寒衣节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不同的地区的风俗都有些区别,如广西南宁,除了送寒衣,很多人还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

寒衣节的风俗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在寒衣节这个节日中,不同的地区的风俗都有些区别。

1、广西

广西南宁,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制纸衣焚化于坟前,叫送寒衣,以表示关怀追缅先祖之情。

2、山西

山西部分地区一般要到坟地进行,雁北地区和晋中遥等地,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首诗:“粘纸成衣费剪裁,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能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写出了送寒衣的情景,其传说提出了疑问。吕粱地区民间家家用彩纸剪衣到坟上焚化,称“送寒衣”。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傍晚到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意为救济些无人祭祀的绝户摹嚷,以免送给亲人的寒衣等物被他们抢去。山两讲究服斩衰的儿女,孝满三年,十月初一换常服。迁坟合葬也习惯在十月一进行。十月初一,民间妇女忌出行,多数人这天会吃荞面、莜面。

3、河南

在豫西一带,当日晚饭后,人们端上托盘,或提个竹篮,放上用五色纸做成的“衣服”和“阴钞”及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大路边致祭。先用草木灰撒五个圈,以代表祖宗五代;一边另撒一个,代表那些“孤魂野鬼”。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然后口念祭语并烧掉“衣物”和“阴钞”,把饺子连汤泼洒到纸灰上。如果没有墓地或亲人在外地的,则在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纸衣,为先人送衣、送钱。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郑州人称“放散灯”。随着大多迷信活动的废止,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十月一儿”烧纸送衣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4、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也有用素色纸的。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5、山东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6、江苏

受中原影响江苏地区也有送寒衣习俗,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7、其它地区

中国一些地方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寒衣节的来历和风俗 寒衣节的风俗是什么

导读:寒衣节就要到来,但是众多人对这个节日不解,更别提寒衣节的来历和风俗了,这是一个需要普及的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更要了解并不能错过习俗活动,那么寒衣节的风俗是什么呢?想知道寒衣节这天要干什么,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寒衣节的来历和风俗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版本有多种,最早的是来源于周朝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商人促销伎俩

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主意。一天深夜,惊天动地的鬼哭声冲出了蔡家大院。邻居们吓得不轻,次日一早,赶紧跑过来探问究竟,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上前打开了棺盖。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来,可不是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他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时,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曰:“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还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寒衣节的风俗是什么

山东淄博习俗: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老北京人的习俗:过去北京有句谚语叫“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详细,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每年到十月初一,人们总是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包袱”,在包袱外面写上地址,某某人收,然后再焚化了。十月初,送了寒衣之后,据说在清代,还要颁发历书,各处书局刻印出售。旧时的北京,大小胡同中,常看到有人背一个布包,手中拿一叠子历书,一边走一边叫卖:“卖皇历,卖皇历。”这也算是旧京的一景吧。

老南京的“寒衣节”:是日,人们把各色彩纸糊成的冥衣,装在一红纸袋里,上写亡者的身份和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然后拿到门外焚化,以示对亡人的记挂,祈求赐福保佑,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尝新。

山西寒衣节习俗: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十月一送寒衣是回民还是汉民的节日烧纸不?

十月一送寒衣是回民还是汉民的节日烧纸不?

宗教祭祀祖先。人们认为今日之后天气渐渐寒冷,怕在冥间的亲人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一般供礼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礼“寒衣”。祭祀时,人们将“寒衣”焚化给亡人的过程被称为"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上巳节及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十月初一,送寒衣,

虽然阴阳两隔,

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

那些我们思念却不能再见的亲人,

他们依然在某个空间存在,

他们依然能够可以以某种形式和我们相聚。

所以,在这特定的日子里,

我们送上“食品 ”、“钱财”与“衣物”,

既希望他们能在另外一个空间里丰衣足食,

又希望能保佑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平安无恙,

一如在生之时,对我们的呵护。

寒衣节,自古有之

寒衣节自古有之,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唐代时,唐玄宗天宝二年,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十月一送寒衣是哪里的风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十月一送寒衣的讲究、十月一送寒衣是哪里的风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