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1923年2月4日(1923年2月4日爆发的工人运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6:58 分类:算命 浏览:195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1923年2月4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923年2月4日爆发的工人运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二七惨案...

今天给各位分享1923年2月4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923年2月4日爆发的工人运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二七惨案后中国革命新方向是什么?

二七惨案后中国革命新方向是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七惨案指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二七”大罢工是在人民群众[1]反对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

扩展资料:

经过:

1923年2月2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发表特别紧急启事和大罢工宣言,郑重宣布2月4日正午起,京汉路全体一律罢工,并提出复工的5条最低条件:

①要求由交通部撤革京汉路局长赵继贤和南段段长冯澐;要求吴、靳及豫省当局撤革查办黄殿臣。

②要求路局赔偿开成立大会之损失6000元。

③所有当日在郑州被军警拘留之一切牌额礼物要求郑州地方长官用军乐奏乐送还总工会郑州会所,所有占领分会之军队立即撤退,郑州分会匾额重新挂起,一切会中损失由郑州分会开单索赔,并由郑州地方官到郑会道歉。

④要求每星期休息,并照发工资。

⑤要求阴历年放假一星期,亦照发工资。

同日,京汉铁路总工会负责人离郑来汉。总工会于次日迁移汉口江岸分工会内。中共武汉区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成员陈潭秋、包惠僧、林育南、许白昊、项英、施洋、杨德甫、陈天、林祥谦等组成罢工指挥中心,以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名义,统一指挥江岸和湖北的总罢工。《真报》的工作人员担任大罢工的舆论宣传工作。

1923年2月4日,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开始了。按照总工会的布置,郑州、江岸、长辛店分别于9点、10点、11点宣布罢工,正午12时,全路客车、货车、军车全部停驶,车站、桥梁、道棚、工厂一律停工。长达1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3小时内,3万工人一致实行全路总同盟罢工,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1923年2月5日,军阀企图用武力强迫工人复工。但是,工人们“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决不复工”!

1923年2月6日,陈潭秋等组织了武汉各工团2000余人的慰问队在江岸分工会门前举行了慰问大会。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评价:

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的空前规模和异常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罢工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结合,以政治斗争保障和扩大经济斗争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充分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世界的政治舞台。

二七大罢工

二七大罢工意义:

1、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2、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3、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经过:

党的一大之后,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上演了最为壮烈的一幕。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3年林祥谦领导了什么运动?

1923年林祥谦领导了二七大罢工运动。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林祥谦被指定为江岸地区罢工总负责人。2月4日,林祥谦下达罢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

2月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

扩展资料:

为了纪念林祥谦等烈士,1958年在江岸修建二七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二七烈士纪念碑,同年9月16日,毛泽东亲笔题了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周恩来在1932年为纪念二七斗争九周年撰写了文章,高度评价了林祥谦等烈士创造的英雄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谦烈士陵园,包括二七烈士纪念堂、陵墓、千人广场和6米高的烈士花岗石雕像等建筑。

纪念堂以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详细介绍了林祥谦的生平事迹。陵墓后面是郭沫若题写的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的青石墓碑。陵园内苍松繁茂,芳草如茵,守护着烈士不灭的英灵。

 

二七塔的意义是什么?

二七塔的意义是为了纪念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20世纪初,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沿线招募大量工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们生存条件恶劣、工作中人身自由被限制、政治地位极低。

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共产党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开办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启发工人觉悟。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分别成立工会,组织工人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

由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发布全体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五项条件,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同军阀做斗争。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4日,全路工人遵照总工会命令开始全线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堂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堂建筑座西面东,占地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3917平方米。分主楼和两边配楼,均为二层,主楼为一所能容纳1500多人的会议厅,正面高14米,宽27米,深57米,青砖垒砌,屋面红瓦覆盖,正中上方为堂徽,下是二七罢工铸铁浮雕。

南楼为“二七史迹陈列馆”,建筑面积为435平方米。北楼为“活动楼”。它由青砖垒砌,尖顶,红瓦屋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这是新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1923年2月4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什么爆发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

1923年2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这次罢工以郑州京汉铁路总工会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使长达两千多里的京汉铁路瘫痪,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施洋、林祥谦等52位先烈在这次罢工中英勇牺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起点?顶点是?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

1、香港海员罢工

1922年1月12日,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在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短短一个星期内,罢工规模迅速扩大,海员纷纷从香港返回广州。

从2月初起,罢工从要求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政治斗争。3月8日,历时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宣告胜利结束。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扩展资料

香港海员罢工教训

香港海员此次罢工,其性质虽纯系要求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然而其实际却带着反抗帝国主义的政治意义,因为中国航业几乎全系外国资本经营,中国民族资本,远洋船一条也没有,沿海内河船也不及外资公司三分之一。所以中国海员与帝国主义有不可避免的冲突,成了直接的仇敌。这是中国海员斗争的特殊意义。

此次罢工胜利的原因,在客观上当然是当时国内外革命潮流的激荡,是一个利于斗争的环境;在主观上则为罢工有相当准备;选择的时机适当(中国旧历年关),群众完全了解并兴奋;团结力甚强;领导者聪明而坚决;援助力量有莫大的作用(运输工人甚至全港工人的同情总罢工);应付策略的适宜(特别是封锁香港的饥饿政策)等。

此次罢工的弱点,不在于罢工时而在于罢工后,罢工胜利了,一般领袖和陈炳生、翟汉奇之流,由骄傲而至于腐败,再进而把持会务,盗用会款,变成工贼了,工会变成空虚无力。帝国主义见此弱点故敢把亲手签定的条约悍不履行,实际上胜利条约等于一张废纸。

以致到了后来一九二四年,工人群众不能不起来做驱逐工贼运动,而把苏兆征(罢工胜利后仍回船作工)从船上叫了回来整顿工会,方逐渐恢复旧观。但胜利条件帝国主义却至今仍未履行。

虽然如此,此次罢工在当时总算是胜利的,它的影响,及于全国,所以它在中国职工运动的历史上的意义便特别重大了。

这次罢工还有另一结果,就是影响广东政府把中国刑律中关于罢工治罪之条文明令取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海员罢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923年2月4日爆发的工人运动、1923年2月4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