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3月23日是什么节气(2月23日节气)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5:44 分类:算命 浏览:98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3月23日是什么节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月23日节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三月份有哪些节气2...

今天给各位分享3月23日是什么节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月23日节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三月份有哪些节气

3月份是惊蛰和春分。

2021年各节气的准确时间表

2021年小寒时间:1月5日,11:23:17,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廿二。

2021年大寒时间:1月20日,04:39:42,农历2020年十二月(大)初八。

2021年立春时间:2月3日,22:58:39,农历2020年十二月(大)廿二。

2021年雨水时间:2月18日,18:43:49,农历2021年正月(小)初七。

2021年惊蛰时间:3月5日,16:53:32,农历2021年正月(小)廿二。

2021年春分时间:3月20日,17:37:19,农历2021年二月(大)初八。

2021年清明时间:4月4日,21:34:58,农历2021年二月(大)廿三。

2021年谷雨时间:4月20日,04:33:14,农历2021年三月(大)初九。

2021年立夏时间:5月5日,14:47:01,农历2021年三月(大)廿四。

2021年小满时间:5月21日,03:36:58,农历2021年四月(小)初十。

2021年芒种时间:6月5日,18:51:57,农历2021年四月(小)廿五。

2021年夏至时间:6月21日,11:32:00,农历2021年五月(大)十二。

2021年小暑时间:7月7日,05:05:19,农历2021年五月(大)廿八。

2021年大暑时间:7月22日,22:26:16,农历2021年六月(小)十三。

2021年立秋时间:8月7日,14:53:48,农历2021年六月(小)廿九。

2021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5:34:48,农历2021年七月(大)十六。

2021年白露时间:9月7日,17:52:46,农历2021年八月(小)初一。

2021年秋分时间:9月23日,03:20:55,农历2021年八月(小)十七。

2021年寒露时间:10月8日,09:38:53,农历2021年九月(大)初三。

2021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2:51:00,农历2021年九月(大)十八。

2021年立冬时间:11月7日,12:58:37,农历2021年十月(小)初三。

2021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0:33:34,农历2021年十月(小)十八。

2021年大雪时间:12月7日,05:56:55,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初四。

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59:09,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请问三月二十一日三月二十二日三月二十三日各是什么节日?谢谢!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3月21日:世界儿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二十四节气对应时间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古时人们以立春为春节,在这一天举行迎春大典。

2、2月18或19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节气开始。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3、3月5日或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太阳运行到黄经345度时进入惊蛰节气。蛰是藏的意思,随着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开始出现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似被雷声惊醒,开始出土活动,故取名叫惊蛰。

4、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5、4月4日-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太阳运行到黄经15度时开始清明节气。此时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含有明洁之意。

6、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太阳运行到黄经30度时开始进入谷雨节气。此时降雨对五谷生长有利,有雨生“五谷”的含意。

7、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夏,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真正意义上的入夏时间各地并不一致。

8、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9、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是指小麦,大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并开始收割,抢收十分急迫;“种”指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10、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11、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12、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13、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14、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

15、白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16、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7、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中国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登场。

18、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19、11月7日为二十四节气的“立冬”,太阳黄经达225度时开始立冬。冬是终了的意思,有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我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20、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太阳黄经达240度时,小雪节气的开始。此时气温下降,气层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21、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太阳黄经达255度时,大雪节气开始。大雪节气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积雪覆盖大地,能冻死害虫,为越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22、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太阳黄经达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23、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拿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24、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太阳黄经达300度时,进入大寒节气。大寒,使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别是几月几号?

春分即3月21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

夏至即6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

秋分即9月23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

冬至即12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

拓展资料: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 0°和15°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以北京为例,夏至这一天凌晨2:42天就开始蒙蒙亮了,4:45日出;晚上19:46日落,21:49天才完全黑下来。如果继续往北旅行,黑夜会进一步缩短,在北欧的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奥斯陆这样的城市,子夜的天空还很明亮,可以在夜空下看书。当到达北纬66.4°以北的地区时就能见到我们认为是奇景的半夜的太阳,那里的人们可以享受24小时的日光浴。

在夏至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慢,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北半球的时间比在南半球长8天,因此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漫长一些。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或农历十一月十五(满月)前后共30天范围内之1天。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半球极夜,南半球极昼,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完全相反。

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参考资料:春分日-百度百科

夏至日-百度百科

秋分日-百度百科

冬至日-百度百科

3月23日是什么节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月23日节气、3月23日是什么节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