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8月16日重大事件(8月17日重大事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5:24 分类:算命 浏览:120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8月16日重大事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8月17日重大事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热搜!武宁二中13岁女...

今天给各位分享8月16日重大事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8月17日重大事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热搜!武宁二中13岁女孩遭性侵后轻生,这件事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武宁二中大事件!

9月9日,这样一条让人痛心的博文登上了热搜:武宁二中13岁女孩遭性侵后轻生!每每看到这种消息,都很是痛心,为什么一位又一位的花季少女会被伤害,而这次的凶手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是9月9日,孩子的母亲实名举报的资料,按照母亲讲述,事情发生在8月16日,文章中明确指出自己还在上初中的女儿,被武宁二中的一位老师的孩子约出去玩,期间对孩子进行灌酒,之后将孩子带进宾馆,孩子试图两次逃跑都没有成功!事后,孩子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选择以跳河的方式结束这一切荒唐!

文章中,孩子的妈妈点名道姓曝光了伤害自己孩子的那位老师家孩子的姓名,以及老师的名字!并表示,当地警方当时已经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可是在送检查院过程中,竟然以证据不足,被放走了!

难道,女儿只能这样无辜被伤害?到底是真正的证据不足,还是有意的保护?难道犯罪嫌疑人因为身份特殊可以这样逍遥法外?女孩儿的妈妈在家务农,没有多少文化,但想要为女儿讨个说法,只能选择在网络上实名举报!

可以看出,从8月16日事情发生,到9月9日孩子妈妈发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伤害女孩儿的凶手都没有被绳之以法!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尽快找到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还女孩儿一个公道,不要让女孩儿的冤魂都对这个社会丧失信心!

希望所有的女生,都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于不认识,甚至不熟悉的男性邀约,谨慎对待!独自在外面,一定要做到滴酒不沾,除非你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1931年雷马事变:一场改变大西北命运的小政变

1931年8月,甘肃爆发了非著名的“雷马事变”。

此事将蒋介石、陕西杨虎城、西北诸马以及失势下台的冯玉祥、吴佩孚等势力卷入其中,各方势力在偏远的甘肃激烈角逐,国家统一与地方扩张,军阀割据与武人野望,催生出一幕幕阴谋、阳谋,改变了民国时期甘肃乃至整个西北政治局面。

就像裕泰茶馆揭示了晚清民国光怪陆离的世相一样,雷马事变堪称民国军阀斗争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

01

故事还得从冯玉祥说起。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冯玉祥、段祺瑞三巨头掌握了北京政府。

三人中,段祺瑞是临时执政,名义上的老大,张作霖和冯玉祥是实力派,一个是东北边防督办兼奉天督办,一个是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督办,一个东北王,一个西北王,共同遥控北京政府。

不同的是,张作霖这个东北王是实的,冯玉祥的西北王是虚的——他虽然挂着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督办的头衔,但根基太浅,还无力将势力深入甘肃以及整个西北。直到1925年9月,冯玉祥才派刘郁芬为国民军入甘总指挥,率领大军一路向西,向兰州进发。

1929年之前的甘肃,与现在的甘肃不是一回事,当时甘肃还没拆分,地域非常辽阔,为了镇守甘肃,清朝设置陇东、陇南、河州、甘州、凉州、肃州、甘边宁海、宁夏八大镇守使,回汉各半,史称甘肃八镇。

到了北洋时期,甘肃督军、督办无力控制局面,八大镇守使拥兵自重,形成了八个小军阀。

刘郁芬率军进入兰州后,首先活埋了兰州实力派、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李长清,杀鸡吓猴,各地镇守无力对抗国民军,纷纷接受改编,国民军初步在甘肃站稳了脚跟。

此后,经历了国奉战争、冯玉祥下野、五原誓师等 历史 大事件,国民军于1926年8月底,武力平定甘肃,将其变成了大后方和主要根据地。

冯玉祥对甘肃的控制,止于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前夕,冯玉祥想玩梭哈,命令驻甘肃部队全部东进集结,和蒋介石一战定乾坤。

孙连仲认为,甘肃情况复杂,应该留下得力部队,用来震慑。

冯玉祥回复道:胜则在江南组织政府,败则不惜同归于尽。

就这样,冯玉祥将西北的力量抽调一空,仅留下了雷中田1个旅,将其从河西走廊调防兰州。

要么胜利,要么毁灭,好一个破釜沉舟。

历史 还真成全了他,只不过不是胜利,而是毁灭。

大战期间,杨虎城攻占潼关,截断了冯玉祥大军撤回大西北的退路。冯玉祥打算北渡黄河,绕道晋南、陕北,退回甘肃。然而,随着卫队旅长季振同倒向蒋介石,冯玉祥退回甘肃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冯玉祥带领少数亲信,逃到了山西汾阳,隐居在城郊峪道河,表面上埋头读书,暗地里卧薪尝胆,积极联络、组织各地反蒋势力,企图东山再起。

后来的石友三之乱、雷马事变、察哈尔抗日同盟、福建事变等反蒋运动,冯玉祥都参与了其中。

02

弄清楚了时代背景,我们再来说雷马事变。

西北军瓦解后,驻兰州的雷中田旅,既无力震住甘肃局面,又无力对抗蒋介石强势介入甘肃。

蒋介石任命原宁夏省主席马鸿宾,为甘肃省代主席,将雷中田旅改编为中央陆军新编第八师,同时,派马文车、严尔艾、谭克敏、刘秉粹四人为观察员到甘肃,以马文车为国民党甘肃党部整理委员(类似于特派员),对马、雷及甘肃省政进行监视。

此外,甘肃各地头蛇们,也都接受了南京政府的委任。

表面上,南京政府将甘肃纳入了统治范围,实际上,甘肃政局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马鸿宾出任甘肃省代主席,是马福祥(叔侄关系)向蒋介石推荐的。马福祥资格很老,他曾率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并护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打下了马家军的一片基业,是西北著名地方实力派。

无论是北洋时代还是南京政府时代,马福祥都是朝廷重点统战对象。

国民军进军甘肃前,冯玉祥请马福祥担任西北边防会办(副督办),并与其结为把兄弟,正是有了马福祥的支持,国民军进军甘肃才一路无阻(国民军入甘,采取的是争取回军、消灭汉族军阀的策略)。

中原大战期间,马福祥、马鸿逵父子倒向蒋介石,马鸿逵率军加入蒋军作战,马福祥则在战后到处奔走,劝说冯玉祥部下接受编遣,父子俩为蒋介石出力不小,深得蒋介石倚重。

马鸿宾上任后,很想做出一番事业,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然而,因为政治水平有限,马鸿宾改革收到了反效果,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又没有让下层获得实惠,舆论大为不满,马鸿宾威信下降,省府上下离心离德。

马鸿宾的一连串失误,为野心家搞事情提供了机会。

此时,已经是师长的雷中田,与马鸿宾相处并不和谐。

雷中田虽然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但心向冯玉祥,两人一直用电台保持着联系,冯玉祥还时不时派代表来兰州,指导雷中田潜伏待命,伺机夺回甘肃省政大权,建立反蒋根据地,助力冯玉祥东山再起。

雷中田想扩军,但粮饷仰仗马鸿宾的省政府供给,马鸿宾在搞精兵简政,没有满足雷中田,两人因此闹得很僵。

马鸿宾把甘肃搞的一团糟,雷中田看在眼里,他非常鄙视马鸿宾,认为马能力有限,靠叔叔上位,难成大事,而且马鸿宾在兰州的兵力不多,搞掉他易如反掌。

03

马鸿宾和雷中田失和,没逃过南京派来的观察员的眼睛。

四名观察员不仅是带着眼睛和耳朵来的,也是带着野心来的,其中,严尔艾、谭克敏倾向于马鸿宾,马文车、刘秉粹倾向于雷中田。

尤其是马文车,野心勃勃,他来甘肃的目的除了搞监视之外,还带了私货——捞取政治资本,取代马鸿宾,掌握甘肃省政府大权。

敌人的敌人,可以做朋友,马文车不断在雷中田和马鸿宾之间挑灯拨火,怂恿雷中田倒马。

马鸿宾和雷中田明争暗斗,也引起了隔壁杨虎城的注意。

杨虎城崛起于陕西本土,曾归附冯玉祥,后来他认为冯待人苛刻,老拿他这个杂牌当炮灰,心生不满,1929年他投靠了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出了大力,事后蒋介石论功行赏,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主席。

杨虎城主政一方后,并没有志得意满,他明白,蒋介石让他执掌陕西只是权宜之计,未来迟早会收拾像他这样的杂牌,于是他在心里把蒋介石当成最大的威胁。

怎样对付蒋介石呢?最好的办法是向西北发展,扩张地盘,壮大实力。一旦割据整个大西北,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蒋介石就很难吃掉自己了。

向大西北扩张的第一步,是向甘肃扩张。

机会很快来了。

1931年6月,蒋介石任命杨虎城出任洛阳行营主任(后改潼关行营),潼关行营主任权力极大,名义上“承总司令之命,统理西北一切军令军政事宜”。这意味着蒋介石把整个西北的事务,都交给杨虎城全权处理,杨有了向西北扩张的合法身份。

西北是地头蛇的天下,杨虎城要打开局面,需要一个契机——水浑,才好摸鱼。

马鸿宾和雷中田争斗,就是一个契机。

杨虎城想驱虎吞狼,利用雷中田扳倒马鸿宾,然后借机出兵平叛,一举扫荡地头蛇,拿下甘肃。于是,他也向雷中田派出了代表,密谋合作倒马。

大事的发生,都需要一个导火索,雷马事变的导火索是甘肃省政府改组。

1931年8月4日,南京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改组甘肃省政府,任命马鸿宾等9人为省政府委员,以马鸿宾为主席。

马鸿宾很满意,他从代主席转正了,马文车不满意,他只是委员之一,没有实职,更可气的是,比他身份更低、资历更浅的另一个视察员谭克敏,不仅也是委员,还被任命为财政厅长。雷中田更不满意,他连委员都没捞到一个。

雷中田和马文车怀疑,这次中央改组甘肃省政府,是马福祥在背后用金钱运作,二人因此对马鸿宾更加不满。

04

雷中田与冯玉祥加紧密谋。

8月16日,冯玉祥在另一封亲笔信中,告诉雷中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国反蒋形势正在形成,阎锡山已从大连返回山西,秘密策划捯蒋,两广军队已进入湖南,并继续北上,将与北方反蒋部队互为声援。

(解释一下:1931年春,蒋介石扣押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引起了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的公愤,汪精卫、孙科、李宗仁、陈济棠、以及西山会议派等,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并联合阎锡山、冯玉祥等共同反蒋)

为了确保雷中田成功,冯玉祥还联络驻防甘肃周边的旧部,如汉中的王志远、绥西的王英、陕西邠州的苏雨生等,要求他们起兵配合雷中田。

1931年8月25日,雷中田和马文车突然发动政变,他们关闭兰州城门,一面派人捉拿马鸿宾,一面调动军队进攻马鸿宾驻兰州的部队。

马鸿宾逃不出去,又不忍地方遭战火摧残,主动向高振邦投降了。高振邦是雷中田下面的一个旅长,兼任兰州警察局局长。

为什么要向高振邦投降呢?因为高振邦与马鸿宾的儿子是把兄弟,两人关系很好,选择向高振邦投降,可以获得保护。

果然,高振邦没有为难马鸿宾,好吃好喝软禁着。后来冯玉祥和雷中田都主张杀了马鸿宾,但高振邦拒不交出,甚至不惜与雷中田翻脸。冯玉祥为避免内部分裂,才打消杀马的想法。

很快,雷中田和马文车搞了个甘肃省临时政府,以马文车、雷中田等13人为委员,其中马文车任省政府主席兼教育厅长,雷中田任甘肃省保安司令。

马文车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省主席。所以嘛,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事成之后,雷中田向冯玉祥详细汇报了经过,翘首以盼的冯玉祥很欣慰,对雷中田等人大加赞赏,并发出了重要指示。

他要求雷中田等人:严密看押马鸿宾,竭力扩充军备,断绝与南京政府的联系,归附广州政府,稳住阵脚,精诚团结,随机应变,当机立断,有问题随时汇报。

为了鼓舞士气,冯玉祥还告诉雷中田说,蒋介石在江西又吃了败仗(围剿红军),广州方面的讨蒋军已进入湖南,各方反蒋大联合即将形成,蒋介石覆灭在即。

雷马事变发生后,马福祥领衔西北诸马,向蒋介石汇报了情况。

蒋介石既要对付江西方面,又要应付广州方面,无力顾及甘肃,另一方面,雷中田和马文车在通电中,只说了反马鸿宾,没有公开反蒋,蒋介石不便发作,只是命令马车文:限文到即将马主席恢复自由,行使职权。

意思就是,看到电文后,立即放了马鸿宾主席,让他行使职权。

之后,蒋介石把甘肃事务甩给了杨虎城,杨虎城是潼关行营主任,解决雷马事变是其分内之事。

拿到授权后,杨虎城要求马文车释放马鸿宾,恢复其职务。

马文车称已将马鸿宾放了,只是马鸿宾难以服众,无法恢复其职务。

杨虎城就是希望马文车抗命,不抗命,怎么把事情搞大?怎么向甘肃派兵?

05

11月,就在雷马事变各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蛰伏于四川的吴佩孚出来带节奏了。

北伐战争中,吴佩孚势力覆灭,吴带领少数亲信卫队逃到四川,投靠了军阀杨森。

雷马事变后,吴佩孚以游历为名,来到了天水,表示愿意调停甘肃各势力之间的矛盾。

调停只是手段,吴佩孚的目的想利用调停,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在西北拉起一帮人马,卷土重来。

马文车、雷中田、高振邦经过激烈争论,决定迎接吴佩孚来兰州——这仨人影响力有限,他们需要借助“孚威上将军”的号召力,整合、震慑西北地方势力,打破僵局。

幼稚!

冯玉祥得知此事后,大呼不妙,他急电雷中田:快点把吴佩孚搞走,吴佩孚不来还好,他一来就会把蒋介石的军队招来,到时候大家都完了。

雷中田回电表示:来不及了,大家都同意迎接吴佩孚,迎接的人已经出发了。

杨虎城也注意到了吴佩孚,他告诉蒋介石,吴在非常时期进入甘肃,到处封官许愿,目的是想趁乱割据,请示蒋要不要把吴佩孚扣押进京发落(暗示想派兵入甘)。

蒋介石指示杨虎城,严密监视即可,不必扣押(暗示反对派兵入甘)。

就这样,吴佩孚于11月7日来到兰州。

在吴佩孚的斡旋下,马鸿宾与雷、马二人达成了协议——雷、马释放马鸿宾,马鸿宾带领部队回宁夏(宁夏是马鸿宾的地盘),吴佩孚担保,马鸿宾回去后不对雷、马采取军事行动。

吴佩孚三言两语就调停了雷马事变,威望蹭蹭往上涨。

一时间,吴佩孚受各方势力推崇,门庭若市,他还到处演讲,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网罗西北有影响力的人物,为复出大造舆论。

冯玉祥对此忧心忡忡,他苦口婆心告诫雷中田,马鸿宾万不可放,吴佩孚是祸害,如果你们还和吴佩孚搞在一起,必定大祸临头,我只能给你们收尸了。

然而,事情已成骑虎之势,脱离了雷中田等人的掌控,众人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11月15日,马文车、雷中田、高振邦等人,以甘、青、宁、新、川五省军政要人的名义发了一份通电,主张“拥吴坐镇西北,以解中央后顾之忧”。

这份通电的发出,注定了雷马事变失败的结局。

本来,平定石友三叛乱后,蒋介石对除红军之外的叛乱,一般都谋求政治解决。雷马事变发生后,杨虎城几次请令出兵甘肃,都被蒋介石驳回了。

然而,雷、马等人公然拥吴佩孚出山,事情性质变了。

对南京政府而言,吴佩孚是“北洋余孽”,前朝大佬,他在甘肃搞的事,是复辟。

反清复明,朝廷肯定要镇压。

蒋介石先是命令杨虎城出兵平叛,杨虎城派出了孙蔚如第十七师,几天后,蒋介石又命令马鸿宾出兵甘肃,与孙蔚如一致行动。

杨虎城的小九九,蒋介石心知肚明,他让马鸿宾也出兵甘肃,就是为了防止杨虎城独占甘肃。二虎相争,才便于中央从中操控。

不过,马鸿宾只派了少量部队配合进攻,甘肃并没有形成二虎相争的局面,这为杨虎城控制甘肃创造了条件。

06

中央下达讨伐令后,甘肃地头蛇们,如陈珪璋、鲁大昌等,一改虚与委蛇的态度,纷纷接受了蒋介石的委任,充当带路党,配合陕军进攻雷中田。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锤,在陕军、马家军、甘肃地头蛇的围攻下,雷中田节节败退,12月7日,雷中田因主力损失殆尽,抛弃残部,逃往四川。9日,陕军逼近兰州,马文车、吴佩孚仓促撤离,经宁夏、包头,逃往北平。

有意思的是,吴佩孚跑路经过宁夏时,马鸿宾请示马福祥怎么处理,马福祥指示道:吴佩孚此次有负国家,有负地方,但以私交而论,如果吴佩孚到宁夏,还是要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吴佩孚这才顺利逃走。

雷马事变到此就算结束了,但它的余波仍在。

孙蔚如率军进入兰州,组建了甘肃省政府临时维持委员会,自任委员长,杨虎城在积极运作,为控制甘肃做准备。两人想把生米做成熟饭,逼蒋介石承认陕军控制甘肃这个既成事实。

蒋介石什么段位,能让杨虎城得逞?

12月15日,蒋介石任命孙蔚如为甘肃宣慰使,同时改组甘肃省政府,以邵力子为省主席。

宣慰使是个临时性差事,蒋介石是想告诉杨虎城:陕军入甘是临时性的,不要有非分之想。

杨虎城虽然控制了甘肃很多地方,并在重要岗位上安插了大量自己人,但终究没能吞下甘肃。

再往后,时间站在蒋介石这边,只要蒋介石腾出手来(需应对红军、日本以及广州方面),肯定会加强对甘肃的控制,挤走杨虎城的势力。

1933年,杨虎城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中央军第一师开进甘肃,并以军人出身的朱绍良为甘肃省主席,胡宗南和朱绍良入甘,改变甘肃力量对比——没有哪个地头蛇敢与精锐的中央军抗衡。

在中央军的威逼下,入甘陕军陆续撤出甘肃,退回陕西,杨虎城安插在甘肃的人,相继被清理。1934年8月,随着甘肃省政府秘书长杜斌丞去职,杨虎城势力基本被排挤出甘肃。

作为一场政治博弈,雷马事变的过程怎么曲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是这次事变的最终获益者。显然,雷马事变的最大赢家是蒋介石。

南京政府控制甘肃,结束了甘肃长达几十年的混乱局面,以甘肃为前哨站,南京政府有效地管控着青海、宁夏等边远地区,影响力直达新疆。

【参考资料】

《国民军入甘及其对甘肃 社会 的影响》

《“雷马事变”与三十年代甘肃政局》

《冯玉祥与甘肃“雷马事变”》

《甘肃雷马事变中的蒋介石与杨虎城》

《兰州“雷马事变”与吴佩孚的出山》

九八一事变简介 关于九八一事变介绍

1、发生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柳条湖事件。

2、发生过程,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3、对敌政策,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但是,也不要过分指责蒋介石,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军队上,因此,为了不至于和日本人闹僵,使自己手忙脚乱分身乏术,才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顶峰,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

历史上的8月16日发生了什么大事?

1832年,实验心理学创建人威廉·冯诞辰

1845年8月16日物理学家李普曼诞生·1897年,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由大清邮局发行

·1912年8月16日黎元洪、袁世凯谋杀张振武(图文)

·1914年8月16日蒋介石到上海筹办起义指挥总部(图文)

·1919年8月16日胡适主张整理国故

·1922年8月16日中共发起劳动立法运动(图文)

·1931年8月16日兰州发生雷马事变

·1933年8月16日日军在东北设立细菌部队1933年,苏维埃大学成立,毛泽东任校长

·1945年8月16日越南八月革命开始

·1945年8月16日朝鲜建国筹备委员会成立

·1945年8月16日南京汪伪政府解散

·1951年8月16日青帮头子杜月笙

1960年:塞浦路斯宣布独立

·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病逝

·1974年8月16日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1977年8月16日摇滚歌王普莱斯利去世

·1983年8月16日法国干预乍得内

·1998年8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举办抗·1960年,塞浦路斯宣布独

曾春亮事件是怎么回事?

曾春亮事件指的是,曾春亮造成了两人死亡一人受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下面是曾春亮事件的详细介绍:

2020年8月8日早上,江西省乐安县山砀镇山砀村发生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经查,曾春亮具有重大作案嫌疑,曾春亮在逃 。8月13日,在山砀镇厚坊村村委会楼里,一名驻村干部遇害,曾春亮是嫌疑人。

8月13日,江西乐安警方悬赏30万缉拿嫌疑人曾春亮。8月16日16时27分,曾春亮在乐安县山砀镇航桥村附近被警方抓获 。

2021年1月11日,曾春亮涉嫌故意杀人、抢劫、盗窃一案”宣判。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扩展资料:

江西乐安县杀3人嫌犯曾春亮落网。目击抓捕过程的现场村说,曾春亮骑摩托车从丰城方向过来,在航桥村十字路口被警方当场抓获。

国道238航桥村路口一名超市老板告诉澎湃新闻,下午4点18分,犯罪嫌疑人曾春亮骑着摩托车经过该处被民警拦下,民警询问其是否是曾春亮,对方回答“是”,随即民警将其控制。

曾春亮冲卡后,被民警在后面追,前面的民警堵住公路,曾春亮停下摩托车,双手举头。当时,骑摩托车的曾春亮将一把锄头放在摩托车前的塑料桶内,警方将其当场控制。曾春亮摩托车塑料桶内有一把锤子和一把尖刀。

此外,一名村民处获得的现场视频显示,身着黑衣、留有光头的犯罪嫌疑人曾春亮被警察扣住双手,一双黑鞋摆在一旁。

2020年5月12日,曾春亮第二次入狱刑满释放。7月22日,曾春亮首次潜入山砀镇山砀村康海(化名)家,与后者发生冲突后逃走,警方接康家报警后介入调查。

8月8日,曾春亮再次进入康家后,两名老人遇害,一名7岁小孩重伤。8月13日,在山砀镇厚坊村村委会楼里,一名驻村干部遇害,曾春亮是嫌疑人。此后,曾春亮消失在厚坊村附近的深山中,不见踪影。

8月16日重大事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8月17日重大事件、8月16日重大事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