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历史上11月18日是什么日子(11月18号是什么日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2:31 分类:算命 浏览:231


导读: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上11月18日是什么日子,以及11月18号是什么日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1917年11月18日发生了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上11月18日是什么日子,以及11月18号是什么日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917年11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件

1917年11月18日湖南第一师范学生毛泽东解围长沙。

1917年11月间,第一师范的师生和全长沙城的居民一样,日夜惶恐不安,都担心着一场即将降临的兵灾战祸。

事情是这样的:北洋军政府段祺瑞派往湖南镇压护法运动的北洋军阀傅良佐,被桂系军队谭浩明所部打败。傅良佐带着他的残兵败卒逃出长沙,朝湖北方向溃退,而谭浩明部还驻守在衡山、湘乡一线,不能及时赶到长沙。于是,长沙暂时成了一座空城,仅靠数目很少的警察维持秩序。这时,忽然传来这样的消息:驰援傅良佐的北洋军某混成旅之一部,闻知傅良佐已败走湖北,也无心恋战,便由株洲、湘潭方向沿粤汉铁路撤往长沙,已经到了距第一师范不远的猴子石一带。

这个消息,霎时传遍第一师范。全校近一千多名师生员工完全陷入了紧张慌乱的状态之中。在全体师生大会上,校长孔昭绶向大家报告说:南郊有作战危险,全校师生必须立即作好准备,集体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暂时躲避,等号令马上出发。

听了孔昭绶的敌情报告以后,毛泽东没有马上离开会场,他坐在礼堂的方桌前,手托腮帮,眉头紧锁地沉思起来:近年来,军阀混战,连绵不断。湖湘百姓惨遭兵祸,一师师生也饱经战乱之苦。事实证明,消极躲避总不是个办法。俗话说,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且不说一千多人的师生队伍撤退困难,就是人撤离了,一师校园势必是溃兵袭击的第一个目标。如果这样,学校数年来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校舍,还有初具规模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岂不要毁于一旦?想到这里,毛泽东觉得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学校再遭兵灾,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随即,他在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之后,一个依靠学生志愿军开展护校护城的方案形成了。

于是,毛泽东来到校长办公室,向孔昭绶谈了自己的想法。孔昭绶不放心地问:“润之,以200多名学生军去抵挡数千余众的溃兵,这能行吗?”毛泽东分析道:“如果师生撤离学校,学校空虚,溃兵必定进校打劫;相反,如果积极组织起来保卫学校,倒比离校避难要安全一些。再说这些溃兵为什么仅在城外徘徊而不入城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城里的情况而不敢贸然行动。如果趁他们又慌又累,立足未稳而主动出击,是可以将他们赶走的!”听完毛泽东的意见,孔昭绶没有马上表态,只是提醒毛泽东:“润之,此事关系到一师1000多名师生员工的安危,责任重大啊!”毛泽东从校长那严肃的话语中掂量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稍加思考后郑重地答道:“您放心吧,校长……”

尔后,毛泽东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探听溃兵的真实情况。他经过侦察得知,这些溃兵已完全陷入饥饿、疲劳,又不知道长沙城内的兵力情况,害怕再遭打击,犹如惊弓之鸟,已经丧失战斗力。如果组织力量来击退这些溃兵,是完全可能的。他经过周密考虑,立即返回学校,向孔校长提出应急方案:组织学生志愿军,设伏截击溃兵,收缴他们的枪械。

孔昭绶经过与方维夏和其他老师紧急磋商之后,终于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并授权毛泽东全权指挥学生志愿军。毛泽东受命后,立即会同孔校长作出决定:抽调配有枪支的学生志愿军100名左右,做好出发准备;紧急动员全校师生把桌椅板凳都搬出来,堵住学校所有门,形成多道屏障,准备迎战。接着,他又带着学校的公函到南区警察分局,联络警察统一行动。这样,全校师生、抽调的学生志愿军和一些警察,都统一归毛泽东指挥,他成了“三军”的统帅。

时将黄昏,孔昭绶和毛泽东率领荷枪实弹的学生志愿军,并携带着爆竹和煤油桶,分成三队,绕道潜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对溃兵形成居高临下的包围之势;同时,让警察扼守在学校后面的妙高峰上。这时,溃兵心惊胆颤地向北移动,企图进城。待到距伏击区不远的地方时,警察和学生军在山头上一齐开枪射击,同时一边鸣放装在煤油桶里的爆竹,一面齐声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不杀!”霎时间,枪“炮”齐鸣,喊声震天,犹如千军万马横扫过来。北军本是惊弓之鸟,经此突然袭击,队伍顷刻瓦解,士兵东躲西藏,溃不成军,约有3000余人当场缴械投降。当晚败兵露宿在第一师范前坪,第二天由商会发款遣送回北方去了。

就这样,长沙城免除了一场兵祸。毛泽东果断勇敢、智取溃兵的事,受到全校师生的交口称赞,都夸他“浑身是胆”。孔昭绶为嘉许毛泽东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提升他为一连连长。

对于这次军事行动,毛泽东自己也感到很满意,他觉得不仅受到了实战的锻炼和考验,还初尝了统率士卒、纵横驰骋和谋定后动、挥洒自如的惬意,使他对战争的艺术有了初步的兴趣。很久以后,毛泽东还在闲谈中提到,说他“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有了这次经历后,1918年南北军阀再战时,张敬尧部队侵入长沙,孔昭绶便再次授权毛泽东组织了“警备队”,并担任队长,负责护卫学校。这年4月,湘东战事仍然很紧张,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居民连觉都不敢睡。毛泽东则带领警备队日夜巡逻,严密地保卫着学校,从而使学校仍能照常上课。为了纪念这件事,孔昭绶特命摄影留念,并在这张照片上题词:“戊午上期,本校教职员学生弦歌不辍,几不知有兵祸云。”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作为毛泽东当年带领学生志愿军护校的见证,至今仍陈列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

“知识和勇气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曾经“留洋”的孔昭绶熟悉这句外国名人的著名论断。或许他从第一师范求学时那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毛泽东身上,窥视到了寓于普通之中的不普通,平凡之中的不平凡;从毛泽东学生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超常的智慧和胆识中,憧憬到了来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的栋梁之材。于是,他亲手将毛泽东当年率领学生志愿军智取溃军、组织“警备队”护校等详情一一记入《一师校志》中,连同毛泽东亲笔书写的1917年至1918年间《学友会纪事录》一本、《夜学日志》两本,一起珍藏起来。从而为后人研究一师校史和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情况,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他当初与毛泽东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找到了有力的佐证。1951年,人们在已经故去很久的孔昭绶家中,发现了这些珍贵资料,遂将它献给了国家……

孔昭绶在第一师范为开创民主教育所做的种种努力,恰似一阵阵春风,吹去了一师的沉沉暮气,给它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

一师变了!她以崭新的风貌矗立在莘莘学子面前!

---学校的入口处,书写着“德、智、军、美”四个大红字,包容了学校的办学和教育宗旨,它把一所新型的学校昭然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当然,这些只是外观上的变化,真正深层的变化还是如前所述的民主教育的兴起-----在孔昭绶的领导下,以培养学生自治自动能力为目的的组织和活动层出不穷:改组学友会,开办工人夜学,创设学生志愿军,举行运动会,成立劳动会,加强职业培训,实行修业旅行,等等。

这些组织和活动,充分反映了孔昭绶为培养人才的办学愿望,顺应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此,以毛泽东、蔡和森为突出代表的一大批有为青年,把一师作为匡世救民的演练场,锤炼坚强的意志,砥砺高尚的品行,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卓越的才能,他们从早期参与这些有益的组织和活动起步,发展到后来投身于爱国和革命运动,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终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领袖人物或领导骨干。

特别是毛泽东,这一阶段对于他意义非凡。在孔昭绶两年的校长任期内,是他生活之路的转折点,更是他辉煌人生的开端!

实践证明,毛泽东在一师这段时间的经历,为他后来从事革命活动打下了全面而又坚实的基础。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说道:“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我的政治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在这里,我也获得了社会活动的最初经验。”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当年的老同学时又讲:“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历史上的11月18号曾发生过什么事情

有司马光赐名《资治通鉴》、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克里斯蒂安九世签署新宪法、哈康七世当选挪威国王、拉脱维亚宣告独立等。

1、1067年11月18号司马光赐名《资治通鉴》: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

后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

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

2、1626年11月18号圣彼得大教堂落成:

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1626年11月18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

3、1863年11月18号克里斯蒂安九世签署新宪法:

1863年11月15日,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后,克里斯蒂安继承了丹麦王位被称为克里斯蒂安九世。丹麦也因为其南部的两个省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所属权和领地是否并入丹麦等问题立即陷入到一场危机当中。

1863年11月,奥古斯滕堡的弗雷德里克在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后声称将继承这两个公国。

迫于压力,克里斯蒂安签署了十一月宪法,该法规定石勒苏益格属于丹麦。这导致了丹麦于1864年与普鲁士和奥地利联盟之间爆发了普丹战争(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

4、1905年11月18号哈康七世当选挪威国王:

1905年瑞典-挪威联盟解体后,他于同年11月18日被独立后的挪威议会一致推举为挪威王国国王,取号哈康七世。

5、1918年11月18号拉脱维亚宣告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1月18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彼得大教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康七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里斯蒂安九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脱维亚

历史上的这一天历史上在11月18日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 1626年11月18日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重建后正式宣告落成。

- 1863年11月18日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签署新宪法,宣布石勒苏益格是丹麦的一部分,引发德意志邦联发动普丹战争。

- 1901年11月18日 英国同意将巴拿马运河权交给美国。

- 1905年11月18日 挪威议会推选丹麦卡尔王子为挪威独立后的第一任国王,称为哈康七世。

- 1918年11月18日 拉脱维亚宣告独立

- 1928年11月18日 “米老鼠”诞生

- 1963年11月18日 欧阳海舍身推烈马

- 1965年11月18日 林彪提出“突出政治”五原则

- 1974年11月18日 美国总统首次访日

- 1978年11月18日 美国“人民圣殿教”900多信徒集体自杀

- 1981年11月18日 美国总统里根提出“零点方案”

- 1981年11月18日 费孝通荣获赫胥黎奖章

- 1983年11月18日 我国强烈抗议美国台湾前途决议案

- 1984年11月18日 飞乐音响公司开业发行中国第一支股票

- 1986年11月18日 《“八六三”计划纲要》发布

- 1988年11月18日 我国电影艺术家塞克逝世

- 1995年11月18日 丹麦王子迎娶香港姑娘

- 1996年11月18日 俄飞船发射失败 损失惨重

- 1998年11月18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 1998年11月18日 韩首批游客赴朝观光

- 1998年11月18日 我国第一家跨行政区的央行分行正式成立

- 1999年11月18日 日本针对奥姆教通过相关法案

- 2001年11月18日 我科学家在体外造出胃肠粘膜组织

- 2004年11月18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科学试验小卫星──“试验卫星”二号送入太空。

历史上的今天11月18号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11月18日-大事记 11月18日 1067年——司马光初进读通志,赐名《资治通鉴》 。 1901年——英国同意将运河权交给美国 1915年——蔡锷脱袁离津南下 1918年——拉脱维亚宣告独 1958年——海河拦河大坝合龙 1963年——伊拉克发生新的军事政变 1965年——林彪提出“突出政治”五原则 1974年——美国总统首次访日 1978年——“人民圣殿教”900多信徒集体自杀 1982年——日美地面部队首次联合实战演习 1983年——美苏两艘驱逐舰在海湾相撞 1984年——飞乐音响公司发行中国第一批股票 1986年——《“八六三”计划纲要》发布 1986年——中共中央:坚持领导班子年轻化 1987年——广州移动电话网开通 1995年——丹麦王子迎娶香港姑娘 1996年——nba状告cnba侵犯其商标专用权 1996年——英法海峡隧道发生火灾 1998年——流星雨与我们擦肩而过 2004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2009年——全球首家兰博基尼服饰概念店落户中国北京华贸中心。 11月18日-出生 1928年——Mickey和Minnie诞生,Disney经典形象 1836年——丁汝昌诞生,清北洋水师提督 1899年——李立三诞生,中国工人运动领袖 11月18日-逝世 1155年——秦桧逝世,南宋投降派(生于1090年) 1962年——对原 子 弹作出贡献的玻尔去世 1963年——欧阳海牺牲 1988年——诗人、艺术家塞克逝世

麻烦采纳,谢谢!

关于历史上11月18日是什么日子和11月18号是什么日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