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2017年1月1日8点闰秒(2017年1月1日8点多一秒)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2:26 分类:算命 浏览:111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2017年1月1日8点闰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7年1月1日8点多一秒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20...

今天给各位分享2017年1月1日8点闰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7年1月1日8点多一秒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7年元旦全世界为什么要 1s?这1秒从何而来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协调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

最近一次闰秒在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时钟显示07:59:60)出现。这也是本世纪的第五次闰秒。

下次闰秒是几几年

闰秒的调整时间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12月31日)或年中(6月30日)。最近几次的调整时间分别为:1998年、2005年、2008年的12月31日+1秒,2012年6月30日+1秒。

下一次的“闰秒”的出现时间,由于毫无规律,所以暂时还无法推算。

据介绍,从1972年至今,一共出现了24个闰秒。闰秒没有规律可循,从1998年起,连续7年没有出现闰秒。那一段时间,有人推测,地球自转一直加快,可能要出现“负闰秒”了。但是,这个“负闰秒”最终没有出现。2006年元旦前,人们迎来了又一次闰秒;2009年元旦前又出现了一次闰秒。“这次和上次闰秒相比,相隔了3年多,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第三次闰秒。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近日呼吁废除闰秒,美国和法国已对此表示赞同。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1

大厂们再也无法忍受闰秒带来的一堆bug了。

现在,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等一众科技巨头发起了一项倡议:废除闰秒!

闰秒这玩意,说白了就是通过给“世界标准时间”加(或减)1秒,让它更接近“太阳时”。

“世界标准时间”(UTC)与原子钟测量的精确时间同步,“太阳时”根据地球自转测量得出,但地球自转并不稳定。

例如,两者相差超过0.9秒时,就在23点59分59秒与00点00分00秒之间,插入一个原本不存在的“23点59分60秒”,来将时间调慢一秒钟。

然鹅,就是这个看似有点用的闰秒,把一众程序员愁坏了。

凭空少一秒、或冒出一个“第60秒”,就得出动一众人调整时间(如暂时关闭NTP等)、修改程序,尽可能降低闰秒带来的影响。对此Meta表示:

闰秒造成的破坏,比它带来的用处大多了。

这群大厂还找来了两家权威机构,即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国际计量局(BIPM),与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

虽然闰秒似乎离我们略远,不过这些年来,它确实给计算机行业惹了不少麻烦。

“1秒钟”让计算机宕机

闰秒于1972年被引入,迄今为止已经增加了27个闰秒。

每一次增加闰秒,都会引起不少公司的计算机或是应用程序出现问题。

例如,在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的2012年,闰秒就带来了一波“潮水般”的影响。

闰秒在当年6月30号出现后,国外社区Reddit、浏览器Mozilla、领英和点评网站Yelp的服务器全部出现了问题,此外依赖计时器的机票预订服务Amadeus也发生了故障。

但闰秒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在这之后消失,毕竟总有新的bug出现(手动狗头)。

2017年,Cloudflare也遇上了闰秒故障,导致一众客户用不了相关服务。尽管程序员们已经提前写好应对程序,然而在实际运行时,还是出了问题。

所以,究竟应该如何消除闰秒带来的影响?

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摊法”。

以谷歌为例,程序员们会将多出来的一秒钟分割成很多个小时间段(如几分之一秒),然后,在不影响程序运行的情况下悄悄加入到时间中。

这样,当闰秒来临时,程序实际上已经平安无事地度过了这一秒钟。

对于Meta程序员来说,采取的也是相似的做法,把这个闰秒在时间表上悄无声息地“抹掉”。

但无论如何,只要下一个闰秒还会出现,大厂们就还得继续面临闰秒带来的影响,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消除”它。

包括谷歌、亚马逊、Meta和微软等大厂在内,都感觉闰秒的出现是利大于弊,Meta还专门写了篇文章,呼吁废除闰秒。

当然,想废除闰秒的也不止这几个大厂。

早在2015年的时候,国际电信联盟就在WRC上讨论过是否要保留闰秒的事情。

只是报告结果还没出来,预计会等到2023年。

对于废除闰秒这事儿,有网友调侃:

Meta的开发们实在太害怕闰秒了,他们觉得推动计时法改变是比修代码更简单的事情。

但此前也有网友提到,其实不止IT行业,工业上也会受到闰秒的影响。

你受到过闰秒带来的影响吗?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2

在某些时候,如果你遭遇过网络中端或者服务中断,这可能是闰秒引起的。所谓闰秒,是指为了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

7月26日消息,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近日呼吁废除闰秒,美国和法国已对此表示赞同。谷歌等科技巨头抛弃闰秒的理由有很多,比如网络中断等。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2012年,闰秒的变化引发Reddit的大规模停机,Mozilla、LinkedIn、Yelp和机票预订服务Amadeus也都遇到过类似问题。2017年,Cloudflare因此遭遇故障,导致客户一部分服务器离线。此外,在今年早些时候,当网络浏览器的版本号达到100时,一些网站因编程只处理两位数的版本号而发生堵塞。

Meta的研究科学家艾哈迈德·拜亚戈维(Ahmad Byagowi)称:“我们预测,如果我们只坚持使用‘国际原子时’,而不进行闰秒观测,那么我们应该至少可以坚持2000年。就此而言,我们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修正。”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法国国际计量局(BIPM)也认为,是时候该要抛弃闰秒了。

据了解,自1972年以来,世界计时机构已经为被称为“国际原子时”(TAI)的全球时钟增加了27次闰秒。

谷歌、Meta等四大科技巨头倡议废除闰秒3

“闰秒”可能会被取消。

据科技新闻网站Cnet报道,7月25日,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四位科技巨头呼吁废除闰秒,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 与国际计量局 ( BIPM )也投出了赞成票。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 于1972年首次提出闰秒这一概念。当世界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之间的误差超过0.9秒时,国际计量局会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将“协调世界时”拨快或拨慢1秒。

1972年以来,闰秒已经出现过27次,上一次是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当“正闰秒”发生时,一分钟将有61秒——23:59:59之后不是00:00:00,而是会多出另一个23:59:60。多出的'这一秒会导致计算机产生“错乱”,因为计算机依靠精准的计时服务器展开活动,记录向数据库更新等事情的准确顺序。

在过去,闰秒曾多次给网络平台造成故障。据科技媒体WIRED, 2012年,社交网站Reddit因为闰秒而遭遇一次大规模停机,用户在30到40分钟内无法访问此网站,工程师不得不重启服务器。据英国卫报,开源社区Mozilla、社交平台LinkedIn、美国商户点评网站Yelp和机票预订供应商Amadeus也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此外,2017年,美国云安全网络公司Cloudflare受闰秒影响,导致托管在该公司的部分网络资源暂时脱机。

针对闰秒问题,谷歌曾于2011年提出“闰秒弥补(leap smear)”方案——调整系统内部的网络时间协议(NTP)服务器,每次更新时增加几毫秒,弥补闰秒多出来的那一秒钟,以保证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

但Meta工程博客页面上的公告中,Meta工程师Oleg Obleukhov和Ahmad Byagowi表示,这一方案只适用于解决“正闰秒”出现的情况,随着地球自转模式的改变,未来还可能出现“负闰秒”。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将对依靠计时器或调度器的软件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上述工程师还表示,如果取消闰秒,不再继续调整时间,未来1000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如今,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共同呼吁取消闰秒,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 及国际计量局 ( BIPM )也同意这一主张。

CNET称,政府机构的支持至关重要,归根结底负责全球时钟系统的是政府和科学家,而不是科技公司。

闰秒,让我们驻足一秒等等地球的脚步

在巨变的世界中,相对不变的只有时间流逝的速度。跟时间赛跑,你总想多一秒,多一秒就好,这一愿望将会在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12月31日23时59分59秒之后通过闰秒实现,即2016年将会增加1秒,然后才会跨入新的一年!因为时区差别,我国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由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的调整,届时将出现7时59分60秒的特殊现象。

那么什么是闰秒?闰秒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得从人类建立时间计量系统说起。为了确定时间,人们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运动计量得到的世界时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计量得出的原子时。

时间的概念,说到底还是起源于太阳。人们曾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的尺度,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长便是“一天”,也就是86400秒,将全年时长累计后除以365,得到平太阳时,取平太阳时的1/86400作为1秒,称之为平太阳秒。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观测得到的平太阳时叫做世界时。当时人们认为平太阳秒有着固定不变的长度,但后来研究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匀的,海洋潮汐摩擦和包括厄尔尼诺现象在内的其他因素影响,会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因此平太阳日日长是变化的,由此得到的平太阳秒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橡皮秒”,每天快慢变化可达千分之几秒。

之后,人类不断探寻试图找出更精确的计时方式。20世纪中叶,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更稳定的周期性运动——原子的震荡周期,即根据原子跃迁时发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周期导出的时间基本单位,科学家决定利用铯-133原子基态超精细跃迁震荡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保持的时间作为秒的定义,称之为原子秒,它是均匀的时间尺度,其精度千万年不差一秒。以世界时1958年1月1日0时作为起点,由原子秒积累的时间叫做原子时。

那么,有了如此精准和稳定的原子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世界时,完全使用原子时呢?由于世界时的时刻对应了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就像一个天然的时钟,这个时钟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反映了地球在空间旋转时地轴方位的变化,对地面定位、大地测量、舰船导航、其他的地球科学等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抛弃世界时,而是如何将世界时和原子时协调起来,使时间既对应了太阳的位置,又充分利用了高精度的原子秒。

于是,科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协调世界时(UTC)。协调世界时采用原子时秒长固定的走,每隔一段时间会多走出或少走出1秒,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一秒来使得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时刻之差保持在0.9秒以内,这即是闰秒。

自1972年以来,国际标准时间共进行了26次闰秒调整,而这26次都是在等待赶不上趟的地球自转,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一共增加了25秒。记得上一次“闰秒”是出现在北京时间2015年7月1日。

一秒之差,带给我们什么影响?

闰秒对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一秒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对于一些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航空航天,通讯,电力,交通,金融等等,这一秒足以带来很大的影响。飞船1秒钟可飞行将近8公里,如果差了1秒,可能造成飞船偏离原定轨道,威胁自身安全。进入大数据时代,一秒之差对于金融系统来说可能会影响世界贸易的正常进行,在股票交易市场,一秒之差可以使一个人变成百万富翁或者倾家荡产。不过不用过多担心,因为这些行业的时间系统与国家标准时间基本同步,会自动进行闰秒调整。

     

闰秒,让我们驻足一秒等一等地球的脚步,利用这一秒来兼顾告别与前行。新的一年,带理想上路,去实践,去表达。给时间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时间旅行者 徐琴芳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1月1日8点闰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7年1月1日8点多一秒、2017年1月1日8点闰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算命排行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