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6 21:01 分类:算命 浏览:164
今天给各位分享24节气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4节气表时间2022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4节气对应的时间表如下图所示: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大致等分为二十四个阶段。实际是根据太阳对地球上的日照来定。每年的实际节气与这里的日期时间略有相差,一般最多相差一两天,在使用时以实际为准。
24节气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淮南子》一书中始现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全年二十四节气表如下:
1、立春,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2、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
3、惊蛰,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4、春分,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5、清明,是气清景明的意思,适合出门踏青以及祭拜先祖。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6、立夏,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7、小满,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
8、芒种,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
9、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10、小暑,表示盛夏正式开始。
11、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12、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13、立秋,表示自此进入了秋季。它是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14、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15、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16、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7、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18、霜降,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
19、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20、小雪,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1、大雪,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22、冬至则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
23、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24、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2022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如下:
小寒:1月5日17时14分
大寒:1月20日10时39分
立春:2月4日4时51分
雨水:2月19日0时43分
惊蛰:3月5日22时44分
春分:3月20日23时33分
清明:4月5日3时20分
谷雨:4月20日10时24分
立夏:5月5日20时26分
小满:5月21日9时23分
芒种:6月6日0时26分
夏至:6月21日17时14分
小暑:7月7日10时38分
大暑:7月23日4时07分
立秋:8月7日20时29分
处暑:8月23日11时16分
白露:9月7日23时32分
秋分:9月23日9时04分
寒露:10月8日15时22分
霜降:10月23日18时36分
立冬:11月7日18时45分
小雪:11月22日16时20分
大雪:12月7日11时46分
冬至:12月22日5时48分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二十四节气(廿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千年以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现并细化了一年之中这个井然有序的生态变化规律。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是以这一带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美图、二十四节气GIF动画设计、二十四节气美食图。至于说什么没有“大满”因为不符合古人的智慧纯属扯淡。
24节气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4节气表时间2022、24节气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