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中国节日大全表(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 中国一年的节日顺序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6 09:58 分类:算命 浏览:91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节日大全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中国一年的节日顺序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节日大全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 中国一年的节日顺序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传统节日列表

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2、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社日节: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

5、花朝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6、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7、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8、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9、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10、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11、中元节: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2、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3、重阳节: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14、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15、冬至节: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16、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 ,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7、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18、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宵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抬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日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朝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食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元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衣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腊八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夕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中国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农历正月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正月初一, 春节,古称岁首、岁始等。传说是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

      正月初二,犬日

      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正月初四,羊日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正月初九,天日,九皇会,传说是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的诞辰

      正月十八,落灯日

      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

      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二月

      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二月初二 ,春龙节(头牙),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农历三月

      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清明,24节气之一,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四月

      四月初一,祭雹神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农历五月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五月十三,雨节

      农历六月

      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七月十五 ,是地官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八月

      八月初一,天医节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八月十二,盘古王诞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阳节,元帝得道之辰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祭祖节,又称鬼节之......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的诞辰。

      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十二月

      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十六:尾牙

      3.十二月廿三/廿四 :祭灶节,扫尘日,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

      4.十二月廿五,道都中接玉......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部分传统节日介绍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2、春节(正月初一)

      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3、元宵节(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

中国的传统节日只有十六个,节气有24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腊八节(农历历十二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传统节日的意义

传统节日的产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守护!通过多重多样的形式,中华民族在节日中表达出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节日大全表

一年中的节日如下:

一、按照农历:

(一)农历一月:                                                                                                                                                                               1、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

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二)农历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三)农历三月:

1、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四)农历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五)农历五月:

1、五月初五, 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六)农历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七)农历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八)农历八月: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 ,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九)农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十)农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

(十一)农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

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十二)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 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二、按照阳历:

(一月):

1、1月1日元旦节

2、1月第一个星期日是黑人日

3、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麻风日

(二月):

1、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2月14日情人节

(三月):

3、3月3日全国爱耳日

4、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5、3月8日国际妇女节

6、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7、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8、3月14日白色情人节

9、3月14日抚际警察日

10、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

11、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12、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13、3月22日世界水日

14、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15、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四月):

1、4月1日愚人节

2、4月5日清明节

3、4月7日世界卫生日

4、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五月):

1、5月1日国际劳动节

2、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5月4日中国青年节

4、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6、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7、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8、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9、5月23日国际牛奶日

10、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六月):

1、6月1日国际儿童节

2、6月5日世界环境日

3、6月6日全国爱眼日

4、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5、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6、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7、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七月):

1、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2、7月1日国际建筑日

3、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4、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八月):

1、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8月12日国际青年节

(九月):

1、9月8日国际扫盲日

2、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3、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4、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5、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6、9月21日世界停火日

7、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十月):

1、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2、10月1日国际音乐日

3、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

4、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5、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6、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7、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8、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9、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

10、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1、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

12、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3、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

14、10月24日联合国日

15、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

16、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7、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8、10月31日万圣节

(十一):

1、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2、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3、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4、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5、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十二):

1、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

2、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3、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4、12月9日世界足球日

5、12月25日圣诞节

6、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中国的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等。

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中国节日大全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节日大全表顺序 中国一年的节日顺序表、中国节日大全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