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6 04:39 分类:算命 浏览:97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00年日历表,以及100年的日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农历 癸巳(2013)年正月初一 春节 距离今日已经过去221天。
给你个网址,自己查询,右上角输入即可。
补充:
功能最全的万年历
2022 年,是闰年。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历法,是自1582年开始使用的格里高利历。格里高利历所显示的12个月,每月天数不等, 28天、30天和31天。每个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为闰年,但能被100整除的年份除外,而能被400整除的跨世纪之年却又是闰年,所谓“百年不闰、四百年闰”。例如,1700、1800和1900年不是闰年,但2000年是闰年。
公历历,一年有365天。每年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每年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2月为29天,平年的2月为28天。
1
万年历表是干啥的?
就是能自动在一年里识别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28天),然后每4年能自动识别闰年(3个平年后是一个闰年。平年2月为28天,闰年2月是29天。每4年一闰)的功能腕表。这么神奇的智能操作,不是由电子程序,完全由机械运转完成,那更神奇了。
万年历功能的机械表,如果腕表一直正常运行没有停走,至少100年内不用去调整—-当然,一般表主都活不了这么久…
历史上最长青的万年历表之一,百达翡丽的3940。6点位指示日期和月相,9点位指示星期(同时有24小时指示),3点位指示月份和闰年
2
万年历表的历史?
1762年, 现存历史上之一枚万年历怀表,由英国钟表托马斯马奇(Thomas Mudge)创制。
1864年,百达翡丽之一枚万年历怀表问世。
1884年,江诗丹顿制成品牌之一枚万年历怀表。
1889年,百达翡丽申请万年历技术专利,这是百达翡丽创始人之一阿德里安翡丽在世时的最后一项影响钟表行业的重要技术(他于1844年发明无钥上链)。
1925年,历史上之一枚万年历腕表问世。同时也是百达翡丽之一枚万年历腕表(编号97975)。自此万年历功能一直是百达翡丽腕表最重要复杂功能。
1941年,百达翡丽首款量产万年历腕表1526问世。
1955年,爱彼之一枚量产万年历腕表问世。
1984年,江诗丹顿之一枚量产超薄万年历腕表问世。
1985年,影响现代万年历腕表设计的百达翡丽3940问世,装配著名的Caliber 324SQ自动万年历机芯。百达翡丽3940是历史上最长青的万年历表之一,直到2006年5140问世才将它取代。百达翡丽拥有人斯登家族第三代菲利普斯登更爱的腕表复杂功能是万年历,佩戴时间最长的腕表就是3940,佩戴超过30年,是菲利普斯登先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985年,万国达文西万年历(同时带有计时功能)问世,这是万国表之一款量产万年历功能腕表,也是历史上之一款带有年份显示窗的万年历腕表。同时因为价格相对“亲民”,万国的达文西万年历成为当时一段时间销量更大的万年历腕表。
2000年后,万年历和飞轮一样,众多品牌开始研发生产只有少数品牌才能的万年历腕表。
1762年, 现存历史上之一枚万年历怀表,由英国钟表托马斯马奇(Thomas Mudge)创制
1925年,历史上之一枚万年历腕表问世。同时也是百达翡丽之一枚万年历腕表(编号97975)
1985年,万国达文西万年历(同时带有计时功能)问世,这是万国表之一款量产万年历功能腕表,同时也是历史上之一款带有年份显示窗的万年历腕表(此图 络,是一款追针万年历,但万国初期万年历腕表为万年历加计时码功能,在7750机芯基础上做万年历模组)
3
万年历表好玩之处?
前文讲了,神奇的机械技艺带来的神奇计时功能。对于爱表的人,尤其那些技术男和万年历迷,每年2月最后一天都是自己的节日—-看2月日期直接由2月28号跳到3月1号(一般的日历腕表,包括2月在内的每个月都要手动调日历,30天的小月也得手动调,因为日期盘都是31天指示),每4年的闰年更是大节日!—-28号那天看日期跳出闰年2月才有的29日,然后29日深夜看29日往3月1号直接跳转!这个爱好是不是很简单很傻萌?……
万年历功能复杂,机械运转精密。大多数万年历腕表停走之后不好调整。所以有万年历表的大多数人都会备一个转表器,表不佩戴时让转表器给腕表上链,这样能保证万年历腕表正常运行,不至于出现麻烦调整时间的情况。当然机械表都会有误差,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给腕表对时,调整误差。这样,你的万年历腕表真的就可以精准运行“万年”了。随时戴出来,你的表都会为你精准显示今天的时间、日期、星期、月份、月相等等时间信息。
喜欢万年历表的人还要分清“全历表”、“年历表”和万年历的区别,虽然表盘上显示的时间信息几乎一样,但它们和万年历相比可有极大差别,尤其是全历表。全历表只是有日期、星期、月份显示,但不能自动区分大月小月2月和闰年,所以一年至少要手动调整5次(2、4、6、9、11月份),年历表离万年历差2月和闰年的自动识别,所以一年中需手动调整1次(2月份)。万年历是百年内不用手动调整。品牌的年历表有时连万年历表价格的一半都不到。
最简单的日历表的日历圈都是31天,无论你是什么月,它都是默认从31号跳到下月1号。所以平年2月28天、小月30天、闰年2月29天,都要手动调整到3月1日。而万年历表则是通过复杂的机械运转实现智能自动跳转
万年历时间信息一目了然的格拉苏蒂 万年历机芯
漂亮的朗格万年历机芯
万年历功能非常复杂。爱彼5134自动万年历机芯分解
痴迷技术的,可以仔细研究康斯登这幅万年历机芯分解指示图,了解万年历功能的主要功能模组(点大图看)
4
万年历表的市场价格?
万年历表复杂,一般中级和中级以下品牌做不出万年历腕表。几个品牌的万年历表基本在50万元起(爱彼有一款钢款价格是494000元,更低价)。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三个品牌拥有的常规万年历腕表最多最全,朗格、宝玑的常规万年历表不多,但有不少附带其他复杂功能的超复杂功能万年历腕表。宝珀、积家、万国都有常规的万年历表,而且价格非常好,更低157000元起。金款更低是积家的系列万年历,245000元。宝珀经典系列红金万年历价格也不高,318000元。万国万年历有很多款,现在在产价格更低是新款喷火战机大型飞行员万年历腕表青铜款,价格是223000元(以前有20万以内万国万年历表,停产了),最常见葡萄牙系列金款万年历里更低的是283000元,比积家的金万年历大概贵4万元。性价比更高万年历腕表, 两个中高级品牌康斯登和万宝龙。万宝龙原来有一款万年历和康斯登价格差不多,9万元过一点。现在该款停产,现在价格更低的万宝龙万年历是传承系列万年历,钢款123000元,金款205500元。所以现在所有中高级腕表中,单万年历价格更低的是康斯登的钢款万年历腕表,定价89500元。
百达翡丽5320G 631600元
江诗丹顿传承系列万年历超薄 610000元
江诗丹顿纵横四海红金款 720000元
爱彼皇家橡树万年历中国版 611000元
朗格LANGEMATIK万年历红金款 85000欧元
不一样的朗格万年历RICHARD LANGE PERPETUAL CALENDAR “Terraluna”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3797飞轮万年历腕表
宝珀经典系列万年历腕表,318000元
积家系列红金款 245000元
万国葡萄牙系列万年历腕表“150周年”特别版 297000元
万国喷火战机大型飞行员万年历青铜款 223000元
万宝龙传承系列万年历金款 205500元。钢款123000元
康斯登钢款万年历,89500元,价格更低瑞士万年历腕表
康斯登镀金款万年历,价格和钢款差不多
实际上康斯登一款带飞轮的万年历钢款定价未超过20万,197500元,同样极高性价比
5
更多的万年历腕表
前文讲了,2000年后很多品牌开始有了自己的万年历腕表。表友们又多了很多选择。
格拉苏蒂 议员卓越万年历腕表
帕玛强尼TORIC QUANTIÈME PERPÉTUEL RÉTROGRADE万年历腕表
芝柏1966系列万年历腕表
芝柏桂冠系列万年历腕表
伯爵Gouverneur万年历腕表
宇舶表Big Bang万年历计时腕表-王金陶瓷款
海瑞温斯顿海洋Ocean系列双逆跳功能万年历腕表
格拉夫万年历腕表
萧邦L.U.C Lunar One万年历腕表
同样机芯,萧邦的另一款很好玩的万年历表:L.U.C Perpetual T Spirit of ‘La Santa Muerte’腕表
亨利慕时极简万年历腕表
爱马仕万年历腕表
雅典表经典路德维格万年历腕表版
雅克德罗大明火珐琅盘面万年历腕表
本篇推荐的万年历,除个别复杂款外,基本都是所提到品牌的入门款万年历腕表或主要的单万年历功能腕表,未收入它们一些精彩复杂的超复杂功能万年历,同时未能把更多万年历腕表、包括一些创意奇特的独立万年历腕表收入。我们以后再讨论。
看完这一篇,你对万年历腕表有了多少了解?
欢迎在评论区发来你的回复,告诉我们你更爱的三款万年历!
也欢迎朋友们积极给钟小游发来你的万年历腕表在闰年2月29日精彩跳转的瞬间!
——※轻轻的分割线※——–
这里是钟表专家白映泽老师的自媒体微信公号。欢迎大家对本文进行评论和转发,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故事。有趣有意义的评论,将获选收入本篇 下评论区。经常点赞更高的评论和热心评论的表友,会随时精美的名表品牌礼品。想跟随《钟表游》学习更深入钟表知识的爱表人,想加入钟表游表友会的读者和表友,有购表的表友,可随时联络钟表游:钟小游。
—- 钟表游 —–
以上就是与功能最全的万年历相关内容,是关于万年历的分享。看完老万年历查询吉日吉时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年历表查询1967年
对钟表稍有兴趣的朋友,想必都听说过腕表“三大复杂功能”之一的万年历。它的英文名为“Perpetual calendar”,直译为“永久日历”,是取其日历显示始终与现实同步的含义——至少在2100年之前。
01 规则千万条,同步之一条
可能有朋友会问,难道我们平常戴的表(的日期)与现实是不同步的吗?
话也不能这么说。
众所周知,一年是12个月,其中7个31天的大月,4个30天的小月,外加一个28天或29天的2月——总之每个月的长短是不同的。
而机械表中的日历盘,无一例外都是标有数字1到31,默认每31天转一圈。如果说,你的腕表昨天显示的是28号,今天又没校准过日期的话,那么此刻它的日历一定会显示29号,而非现实中的(3月)1号。
相比之下,具备年历和万年历功能的腕表智商就要高出许多。尤其是万年历的机械系统不但能区分大月和小月,还能分辨平年和闰年,在每个月的月末可以从28、29、30、31号,自行切换到下个月的1号,非常的art。
当然,所谓的永久日历或万年历都只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因为我们现行的历法是每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后两者对于脑回路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所以绝大部分万年历表都只能实现4年一闰,到2100年的2月末就需要手动调节了。
据史料记载,万年历功能最初于18世纪就被发明了出来,先于另外“两大腕表复杂功能”——飞轮和三问。这并不能说明前者的结构比后者更简单更容易实现,而是因为早期的人们对于各项与历关的显示功能有着迫切的需求(当时也并非人人熟知历法),而万年历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同时令他们免受校正日期之苦,可以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实用意义。
到19世纪中叶,万年历表迎来了一个蓬展的时期。当时的复杂功能怀表特别受欧洲皇室贵族的青睐,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瑞士和德国的顶尖制表师和表厂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压轴绝技。如百达翡丽于1866年前后接受公主Luisa Fernanda的定购,为其量身了一枚集万年历、月相显示和逆跳式指针于一身的复杂功能怀表,表壳上刻有公主夫妇的盾徽。
百达翡丽为公主Luisa Fernanda定制的万年历怀表
到腕表出现之后,万年历先是以“怀改腕”的方式直接由怀表机芯移植进了腕表当中。随后在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衰退,很多瑞士传统表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或是终止了对复杂表的研发,所以历史上万年历腕表的品牌非常少。
1925年百达翡丽推出的首枚万年历腕表便装载了女用的97975怀表机芯
而由斯登(Stern)家族接手后的百达翡丽则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坚守者,先后推出了结合计时功能、具备自动上弦和带平闰年显示的万年历表。
纵观整个20世纪,百达翡丽的万年历腕表的数量之多、款式之密集、功能之完善,堪称高级制表业的“一枝独秀”。
百达翡丽于1962年发布Ref.3448自动万年历表,如今这款表但凡出现在拍卖场皆是以百万元级的价格成交
02 规则千万条,纤薄之一条
1985年,经历过石英危机的洗礼之后,机械腕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百达翡丽推出了一款重燃人们对复杂机械表兴趣的Ref.3940超薄自动万年历表。
它装载的Caliber 240 Q超薄万年历机芯,直径27.5毫米,厚度才3.88毫米,不仅可以指示星期、日期、月份、月相,还带有24小时指针和闰年显示。Caliber 240 Q超薄万年历机芯及配套的表款也成为了行业里的标杆。
如今的万年历表大多都采用自动上弦,同时倾向于偏瘦的体型。这不仅是出于美学,更是从日常佩戴的角度考虑。
因为万年历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懒人哲学”,让佩戴者长期使用且免受调校日历之苦。但如果腕表本身过于厚重,无法收入到大家日常穿着的衬衫的袖口里,或是需要时常手动上弦的话,自然会影响佩戴者的体验。
去年上市的百达翡丽Nautilus万年历腕表(Ref.5740),装配Caliber 240 Q自动机芯,厚度仅为8.42毫米
目前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万年历表当属爱彼去年发布的皇家橡树Concept RD#2,它的机芯和腕表的厚度分别只有2.89毫米和6.3毫米。
爱彼皇家橡树Concept RD#2
今年,爱彼发布了除皇家橡树之外的又一个核心系列CODE11.59,其中便包括了一款万年历表。它经过优化的Calibre 5134机芯,后者的纤薄程度是能排进自动万年历机芯前三的存在。
爱彼CODE11.59万年历自动表
绚丽的表盘是以砂金石打造,通过将黑色氧化铜和钴融入玻璃,了于深蓝色的浩瀚宇宙中繁星闪烁的效果。
积家的超薄系列万年历珐琅表,装配的868型超薄万年历自动机芯,不仅具备70小时的长动力,而且可以通过表冠对所有万年历显示项进行同步调节,操作十分简便。
积家超薄系列自动万年历珐琅表
腕表的直径为39毫米,厚度才10.44毫米,佩戴舒适度毋庸置疑。
江诗丹顿的纵横四海超薄万年历,41.5毫米的表壳是以粉红金材质打造,配合8.1毫米的纤薄体态和半透明银色表盘,简直美不胜收。
江诗丹顿纵横四海超薄万年历表
内部装载品牌自产的1120 QP机芯,并饰有风向玫瑰罗盘图案的22K金质摆。
03 规矩千万条,动储之一条
万年历表的功能特性决定了更好能长期运行状态,避免将动力耗尽,否则一旦停走就会十分难搞。
想要运行状态,仅仅寄希望于主人的不离不弃,每天给腕表“上链”是不现实的。一旦去郊区或海边度过周末,把表放在家中,动力就会无以为继。所以,如今的万年历表的一大趋势就是将“待机时间”尽可能,最起码要能闲置一个周末而不停走。
格拉苏蒂的版的议员卓越万年历腕表,全镂空的表盘,5个日历显示项分列表盘的“东南西北中”,看似散漫,读数却异常清晰便捷。
格拉苏蒂议员卓越万年历版
基于新一代的36自动上链机芯,不仅拥有高效上弦的双材质自动(边缘为21K金),待机时间更是高达4天以上。
说到长动力,万国的“7日链”自然不能屈居人后。今年新发布的喷火战机大型飞行员万年历腕表,采用青铜表壳,配橄榄绿色表盘和镀金指针,与普遍儒雅型的万年历表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万国喷火战机大型飞行员万年历自动表
内部装配的万国自产52615型自动机芯,采用陶瓷材质的比勒顿自动上链系统,并具备双发条盒和7天(168小时)动力储存,在续航能力方面堪称华为手机般的存在。它的小秒针还具备掣停功能,而且所有的日期显示项均可通过表冠实现同步调校,使用非常简便。
万国的“7日链”已经很霸道了,但在江诗丹顿的最新研发成果面前,还是只能屈尊次席。
江诗丹顿传袭系列双重芯率万年历表
这枚传袭系列双重芯率万年历表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佩戴或闲置),在不干扰机芯走时的前提下,让机芯在5赫兹(36000次/小时)的高频活跃与1.2赫兹(8640次/小时)的低频静待间切换。前者可维持4天的动力,而后者可维持惊人的65天动力。在此期间,腕表的走时和各项万年历显示均可维持正常运转。
04 规矩千万条,调校之一条
根据调校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万年历表分为几大类。
首先是传统的万年历,通常在它的表壳侧面会设有4个功能校正钮,分别对应万年历的“传统元素”:日历、周历、月份、月相和平闰年(与月份联动,通常不设独立校正钮),并使用原厂的笔状工具进行调节。
正是因为万年历调校流程比较繁琐,禁忌比较多,所以我们才强调更好不要让表停走。
名士的Clifton Baumatic万年历实现了高级复杂功能与亲民价格的并存
而现在的很多万年历都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如朗格的Langematik Perpetual万年历表。
朗格蜂蜜金版 Langematik Perpetual万年历表
它不仅在表壳四周设有隐式按钮,用于独立调节各日历项,还在表壳10点钟位置增设了一枚隐的整体调节按钮,仅凭此一键便能将所有日历显示项往前调一天,大大简化了短期调校的步骤(比如停个两三天)。
再一种调校方式可以被称为“预设万年历”,它的机芯通常采用整合式的结构,在表壳侧面也不设校正钮,而是通过表冠对所有显示功能进行同步调节,前文中介绍的积家和万国的万年历表便属于此类。
最后也是更先进的一种称为可回调万年历,即可以对万年历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调校,只要现实中存在的日期(无论向前或向后)都可以在腕表上显示出来。
目前行业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表厂出了可回调万年历的产品,而且使用的都是各自的专利技术,没有统一的规范。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当属由制表才路德维格‧欧克林博士于1996年研发出的可自由向前或向后调校的万年历,它也是雅典表近20年来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雅典全新路德维格万年历表
万宝龙今年的新款传承系列万年历,采用了品牌历时三年自行研制的MB 29.22自动机芯。
该机芯的尺寸更大,与40毫米的表径完美契合,且未采用常规的杠杆驱动万年历的结构,而是完全依靠齿轮带动,可以通过表冠向前或向后校准日期,操作十分简捷。
万宝龙新款传承系列万年历表
05 规矩千万条,精密之一条
最后谈谈万年历表的内部结构,可能有读者听说过,万年历系统的核心装置是一个每4年旋转一圈的“程序轮”。
如图所示,“程序轮”由参差不齐的凹槽组成,3个最深的凹槽代表3个平年2月的28天,1个略短的代表闰年2月的29天,其余凹槽代表每年的4个小月的30天,饱满的外缘代表每年的7个大月的31天。程序轮左侧的杠杆“落进”凹槽中的深度,决定了日历系统在月末的哪一天进行跳转。
即便在瑞士,能够自行研制万年历的厂家也是屈指可数,中国国内更是只有天津海鸥在几年前试制过,随后便不了了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内部零件的精度要求太高,相比于一目了然的“程序轮”,散布在机芯各处的杠杆、凸轮和弹簧才是决定万年历系统能否顺畅运转的关键。
它们彼此牵引,一处杠杆抬起,触发凸轮的旋转,另一处拨杆受弹簧的驱动落下,推动日历旋转,类似的“大型舞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上演,任何一枚零件的长度、角度、力度稍有差错,整个系统就有可能卡住。
况且, 48齿的“程序轮”只能算万年历的常规操作。还有另一种更加精密的系统,它的核心装置是一个12齿的行星轮系,整个轮系每12个月旋转一周,而袖珍的行星轮每4年旋转一周,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闰年周期。
百达翡丽去年推出的Ref.5320自动万年历表,安装的便是一枚新研制的具备12齿的行星轮系的Caliber 324 S Q自动机芯。
表盘12点位的星期、月份双视窗具备瞬跳功能,6点位的日历和月相盘连同两侧的昼夜和平闰年视窗共同构成了对称的界面。
百达翡丽Ref.5320自动万年历表
为了让盘面的显示尽可能舒展,百达翡丽了324自动机芯的“甲板”,将万年历模块铺陈其上。
当然,其他专业制表品牌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如亨利慕时就出了享誉表坛的“FlashCalendar”闪历万年历,通过独家的闪历视窗配合表盘的月份指针显示万年历信息。
亨利慕时勇创者万年历 PURITY宇宙绿腕表
它的闪历由上下两层的环形日历盘重叠而成,使用者可以在一天里的任意时刻,通过表冠实现对万年历的向前或向后快速调节,即便在多个时区间穿梭也能应对自如。
亨利慕时的万年历表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性,即只会根据月份的实际长度显示正确的日期。例如11月份只有30天,日历窗会从30日直接跳到下月1日,而不会显现出31日这个不存在的日子。同理,在平年的2月末,它的日历窗也会从28日直接跳到下月1日,而不会经历29、30、31的过渡。看似简单,实则巧夺天工。
再来看这款宝玑的航海系列 5887时间等式腕表。它不可思议地了自动上链、万年历、时间等式、飞轮和80小时的长动力,而且月份和星期视窗采用瞬跳的,的日历指针则采用了逆跳的结构,再加上与同轴的真太阳时指针,将万年历显示的复杂程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宝玑航海系列 5887时间等式腕表
恭喜您读完了这篇通(大)俗(白)易(话)懂的万年历表指南……即便没看懂……也一定觉得它们很厉害吧!!万年历表真的超——有意思的,鼓励大家买上几块回来戴着研究!!
朋友们我们下期(下周五)再见辣!
文 陈光大
编辑 韩哈哈
图片由品牌提供
识别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相关阅读 近期热点
这可能是猪仔们离FASHION最近的一次!
SIHH2022 :为你打开钟表艺术的另一扇窗
SIHH2022 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正在奔赴SIHH现场的途中——预览作品已让人目不暇接
高级珠宝如何秀出天际——谁的技不如人,泪洒当场?
当代女子腕表图鉴
詹姆斯·邦德、曼联、F1、辛迪·克劳馥背后的男人举起“终生成就奖”
翻开地图,带你认识德国表
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22 年02月14日 颖儿 付辛博 」
以上就是与万年历表查询1967年相关内容,是关于万年历的分享。看完万年历表2022 日历全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万年历查询表2022大暑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之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类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业发展的史实,多 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 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 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残暴,激起国人,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以公历年数,如2022 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22 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22 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简称“公历”,是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中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o年”;则俗称“阳历”。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成立后的纪年。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武昌,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开辟了中国历史新,史称“辛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召开各省都督,宣布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市志》):“改用阳(公)历,以黄帝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随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和无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之一届全体会议,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会”代表、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 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 宣布:“从现在起,…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22 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22 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22年1月31日始,至2022 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22 年2月19日始,至2022 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 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22年农历甲午年、2022 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 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22 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22 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 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 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语言文字工作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22 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用纪年的更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之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22 年称为21世纪初,2022 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22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 。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 行政及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22 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可简称“×年、民×年、民时”。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为简称,用“成立前、后”替代带色彩的“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均换新历表述,但是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22 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22 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22 年2月19日至2022 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谱(包括有些),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民进常务副 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22 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22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 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数即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 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以上就是与实用万年历查询表2022大暑相关内容,是关于干支纪日的分享。看完2022年日历表清晰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历法: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1100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
至于月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
随著时代的发展,尽管日历的品种增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但仍旧保持著古老日历的格局。
西历:
Julian 记日法是由法国学者 Joseph Justus Scaliger (1540-1609)发明的, 名称可能是取自 Scaliger 的父亲, 义大利学者Julius Caesar Scaliger (1484-1558)。 天文学家已经用 Julian 周期为自 4713 BC 一月一日以来的每一天赋予了一个唯一的数位。 这就是所谓的 Julian 记日法(JD)。 JD 0 指定为 4713 BC 一月一日正午 UTC 到 4713 BC 一月二日正午 UTC 的 24 小时。
“Julian 日历(julian Day)” 与“Julian 记日(Julian Date)”不同。 Julian 日历是 Julius Caesar 在 45 BC 发明的。一直用到大约 1582 年, 这时各国开始使用罗马历法。在 Julian 日历裏面, 一年是近似 365 1/4 天 = 365.25 天。 这样大约每 128 年就有一天的误差。 不断积累的历法错误促使教皇 Gregory XIII 按照与弥撒议会 ( Council of Trent)一致的精神改革了历法。
在罗马历法裏,一年是近似 365 + 97 / 400 天 = 365.2425 天。 因此对应于罗马历法,大约要 3300 年,才会积累一天的误差。
近似的 365+97/400 是通过利用下面的规则, 规定每 400 年有 97 个闰年实现的:
每个可被 4 整除的年是一个闰年。
不过,可被 100 整除的年不是闰年。
但是,可以被 400 整除的年还是闰年。
因此,1700,1800,1900,2100 和 2200 年都不是闰年。而1600,2000,和 2400年是闰年。 相比而言,旧式的 Julian 历法裏面只有能被 4 整除的年是闰年。
1582 二月,罗马教廷要求从 1582 年十月减去十天, 因此1852 年十月四日后面紧跟著就是十五日。 在义大利,波兰,葡萄牙 和西班牙都这样处理了。 其他天主教国家也很快跟著这麽做了,但是新教国家不愿意修改, 而且希腊等东正教国家直到本世纪初才修改。 这个改革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包括现在的 USA)在 1752年执行了。 这样 1752 年九月二日后面跟著 1752 年九月十四日。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 《几何原本》13卷。
前3世纪,希腊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发明阿基米德螺旋。韩非记载司南。
前285年,埃及国王托勒密2世即位,奖励保护学术。
前258年,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前250年,中国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中有用“司南”识别南北的记载。
前245年,希腊的克达席布斯在埃及亚历山大发明压力泵、气枪等。
前230年,希腊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测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国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体制沿用到20世纪。
前206-公元220年,汉朝。
前2世纪,刘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
前2世纪,中国西汉用丝麻纤维纸。
1世纪,希腊希龙(Hero,62-150)发明蒸汽旋转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这是蒸汽涡轮机和热气涡轮机的萌芽。发明虹吸管。
1世纪,罗马普利尼的百科全书《博物学》问世。
1世纪,中国的《汉书》记载尖端放电。
100年,希腊尼寇马写《算术引论》一书,此后算术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105年,中国东汉时蔡伦造纸。
132年,中国东汉时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2世纪,希腊托勒密运用圆锥、圆筒等方法绘制地球,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体系。发现大气折射。已知道中国。
220-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3世纪初,中国汉末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3世纪,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提出割圆术,得圆周率为3.1416 。
5世纪,中国南北朝时南朝的祖冲之(429-500)算出圆周率的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纪,中国北魏时贾思勰写《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国南宫说等人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西方,阿拉伯炼金术获得发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为向化学过渡准备了条件。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火药。
9世纪,阿拉伯花剌子模发表《印度计数算法》,使西欧人熟悉了十进位制,他也是代数学的奠基人,阿拉伯阿尔·拉兹写成《医学集成》,被后人认为是医疗化学的先驱。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了火药,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大发现。
10世纪,阿拉伯伊本·西拿写成《医学经典》,对以后6个世纪影响很深。
10世纪,中国宋代发明了胆矾溶液浸铜法生产铜,这是水法冶金术的开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纪,中国宋代沈括写成《梦溪笔谈》一书。
11世纪,阿拉伯爱萨(西方人称为阿维森纳)写成《医典》。
1041年,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400年,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1054年,中国《宋史》记载了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超新星爆发的文字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12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
1202年,意大利斐波那契发表《计算之书》把印度-阿拉伯计数法介绍到西方。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充有火药,可用投掷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形。
1259年,中国南宋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形。
13世纪中前叶,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意大利人发明眼镜。
14世纪中前叶,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国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的但丁发表《神曲》。文艺复兴的开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达芬奇设计了风力计、湿度计、降落伞、纺纱机、踏动车床等草图。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
1589年,荷兰的史特芬发现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590年,意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体等一系列科学实验。
1590年,荷兰的詹森发明复式显微镜。
159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
1596年,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是重要的科学典籍。
1600年,意大利的布鲁诺因拥护哥白尼地动说并宣传宇宙无限,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5年,英国的培根(1561-1626)著《学术的进展》,提倡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
1607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尝试测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国的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用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测光速,未获成功。
1620年,荷兰的斯涅尔发现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贝尔发明潜水船。
1628年,英国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632年,意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对性原理。
1637年,中国明朝的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工农业生产技术。
1638年,法国的笛卡尔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马尔西发现光的色散。
1654年,德国的盖里克发明真空泵,表演马德堡半球实验。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现弹性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用三棱镜分光。
1676年,丹麦的罗默利用木卫食测光速。
1677年,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
1687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和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
1699年,法国的阿蒙顿发现摩擦定律。
1701年,英国的贝努利创建变分法。
1728年,英国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测光速。
1745年,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莱顿瓶。
1750年,英国的米切尔设计测静电力扭秤,并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作风筝引天电实验。
1775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起电盘。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
1780年,意大利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
1781年,英国的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92年,意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1800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伏打电堆。英国的赫谢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1801年,英国的杨用干涉法测出光波波长。
1802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造出了蒸汽机车。
1808年,法国的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08年,英国的道尔顿发表提出化学原子论。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法国的安培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爱沙尼亚的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
1826年,德国的欧姆确立欧姆定律。
1827年,英国的布朗发现液体中的微粒作无规则运动。
1830年,意大利的诺比利发明温差电堆。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4年,法国的珀耳帖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1835年,美国的亨利发现自感。
1840年,鸦片战争。
1845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磁场使光的偏振面旋转。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9年,法国的斐索用转动齿轮法测光速。
1849年,英国的开尔文提出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国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1850年,中国太平军起义。
1851年,法国的富科证明地球自转。
1852年,英国的焦耳和汤姆生发现气体膨胀致冷效应。
1858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59年,德国的基尔霍夫开创光谱分析法。
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开创了生物进化论。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耶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国的克尔发现电光效应。
1875年,巴黎会议签订米制公约。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
1879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出版《电磁通论》,集电磁理论之大成。
1879年,美国的霍尔发现电流通过金属,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灯。
1880年,法国的居里兄弟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1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发明灵敏度极高的干涉仪。
1883年,奥地利的马赫的《力学科学》出版,批判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质量的概念。
1885年,德国的本茨发明了汽油内燃汽车。
1887年,德国的赫兹发现电磁波,发现光电效应。
1887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和莫雷试图由地球在“以太”中运动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应,证实“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结果。
1889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化学纲要》,开创了化学新纪元。
1889年,英国的菲茨杰拉德提出了收缩假说,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由于发表其论文的英国《科学》杂志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假说才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
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假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法国的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
1896年,荷兰的塞曼发现磁场使光谱线分裂。
1897年,英国的汤姆生从阴极射线证实电子的存在。
1899年,俄国的列别捷夫用实验证实光压的存在。
1899年,德国的卢梅尔和鲁本斯做空腔辐射实验,精确测得辐射能量分布曲线,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假说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德国的考夫曼从镭辐射测β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3年,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采用多级火箭实现航天飞行的理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荷兰的洛伦兹提出时空坐标变换方程组。法国的彭加勒提出电动力学相对性原理,并认为光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1905年,俄国“波将金”号战舰起义。
1905至1906年,法国的彭加勒阐明了电磁场方程对洛伦兹变换的不变性,并提出了四维时空理论。
1907年,德国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的空间-时间四维表示形式。
1908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动量统一定义,肯定了质能关系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国的佩兰(J.B.Perrin)用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罗常数。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兰的翁纳斯发现低温下金属的超导现象。首次将氦液化。
1911年,英国的威尔逊发明云室。
1911年,奥地利的海斯发现宇宙射线。
1913年,丹麦的玻尔提出定态跃迁原子模型。
1913年,德国的斯塔克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国的布拉格父子用晶体的x光衍射测定晶格常数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英国的爱丁顿等人在巴西和几内亚湾观测日全食,证实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苏联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场方程的非定态解,据此提出宇宙膨胀假说。
1925年,美国的亚当斯发现天狼星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1929年,美国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发现星系的红移与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
1931年,美国的劳伦斯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英国的考克拉夫特和爱尔兰瓦尔顿发明高电压倍增器,用以加速质子。
1932年,美国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正电子。
1932年,英国的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1934年,俄国的契仑柯夫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德国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现了铀的裂变。
1939年,奥地利的迈特纳、弗立施提出铀裂变的解释,并预言每次核裂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斯奈德预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第一次实现电视直播。
1940年,敦刻尔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意大利人罗西和美国的霍耳由介子蜕变实验证实时间的相对论效应。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
1942年,美国的阿伦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国在费米等人领导下,根据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2年,美日中途岛海战。
1945年,美国在奥本海默领导下制成原子弹。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问世。
1946年,美国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国的肖克利、巴丁与布拉顿发明晶体三极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美国的格拉塞发明气泡室。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德国的穆斯堡尔实现了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
1960年,美国的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美国的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电弱统一理论。
1963年,发现类星体(Quasar),体积不大,能量极大,亮度剧变。宇宙中大约有106个。
1964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检测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时,发现在波长7.35cm处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中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8年,英国的休伊什发现脉冲星。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制成微处理器,开始计算机第二次革命。
1971年,美国的凯汀和海弗尔携带原子钟环绕地球飞行80小时,证明了时间的相对性。
1973年,英国的霍金发现量子效应会使黑洞辐射粒子,并使黑洞蒸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1978年,美国的泰勒观测短周期双星证实引力波,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验证。
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国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口径2.4m,重12.5吨)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国北京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00年日历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00年的日历、100年日历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