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6 04:10 分类:算命 浏览:114
今天给各位分享新华字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华字典查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出版背景
新华字典,顾名思义,就是新中国出版的字典。
1950年5月23日,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驰函北京大学校长,商调在该校中文系当系主任的魏建功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来筹建主持“新华辞书社”,着手早有计议的《新华字典》编写工作。此项工作,不仅是魏建功、叶圣陶等人计议中要干的事,也是“新形势”的急需。——“新政权”得有自己人弄出的普及性字典,让“新社会”的读者广泛使用。
不出一个月,魏建功在北京大学的职务得以解除,来到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组建“新华辞书社”。起初,所谓“新华辞书社”只有魏建功和萧家霖两个人,不久萧家霖的夫人也加入了,再后来杜子劲又加入了。似乎早期“新华辞书社”就只这么几个成员,叶圣陶代表国家出版机构“领导”着这个“新华辞书社”。
“新华辞书社”的工作于1950年8月10日正式展开了之后,同年10月9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才召开“成立会”,叶圣陶兼任社长,实际也成为《新华字典》的终审。
1951年3月17日上午,“新华辞书社”开社务会议,议定《新华字典》与1951年9月底完稿。这个时间要求倒是达到了,该年8月29日下午3点“新华辞书社”举行社务会议时,《新华字典》初稿早已结稿,但修订进度甚缓。为了赶速度,社内同仁的工作有所调整。调整之后,仍处于紧张状态,1951年11月29日下午的社务会议,再次鼓劲,力争1952年6月修订完工,年底出版。然而这一次的规划落空了。
1952年7月11日,金灿然、叶圣陶、魏建功等共谈重新改定后的《新华字典》印发的部分征求意见稿,结果都发现问题多多;读者对象不明确、体例有点乱等等。更要命的`是虽说“新华辞书社”已“发展”至十多个人,但能动笔写稿的人极少,魏建功、萧家霖又都不写稿,只做“审订”工作,连叶圣陶也只好叹气:“欲求成稿之完善,实甚难。”
改、改,不断的修改!到了1953年1月中旬,看终审的叶圣陶仍在摇头:“字典总觉拿不出去,尚须修改。”这年的2月21日,魏建功再一次求助叶圣陶,让他为“编辑同仁”讲今后如何修改,力争6月完稿、7月付排。
实际上,最后均由叶圣陶逐字改定,于1953年7月6日正式发到印刷厂排字。一周后,由叶圣陶改定了魏建功、萧家霖写的《新华字典》宣传稿。《新华字典》的排版格式是1953年7月17日下午商量一次,10天后又商量一次才定下来的。之后便是读校样。但在叶圣陶这里却是“流水作业”,他于1953年7月29日才把《新华字典》全稿审改完毕。8月22日,叶圣陶审读魏建功和萧家霖起草的检字表,也觉不完善,28日与二位商量后才定。
魏建功写的《新华字典》的《凡例》,也被叶圣陶判为“琐琐”、“达意不甚明畅”,又得改。
1953年12月4日《新华字典》终于完工,即将出版。总结《新华字典》初稿乃至修订过程,叶圣陶觉得“计划未前定,随时变更,耗力甚多,而又未能作好”。1953年12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新华字典》是依音序排列的,版权页上说是一次印了十万册,但叶圣陶日记上写的是300万册。
1954年7月初,“十万册”音序排列的《新华字典》已经卖完,叶圣陶虽然认为“此字典实不能令人满意”,但又无法另编,只好同意“酌量修订”。决定改音序排列为部首排列。因为忙,也确实因为初版的这本《新华字典》让近六十岁的叶圣陶饱尝辛苦,他不再过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版修订的《新华字典》,而是交由魏建功、恽逸群负责。部首排列的《新华字典》1954年11月才付印,发行20万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华字典》由魏建功写书名。之后,《新华字典》就转到商务印书馆去了。
《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
扩展资料:
获奖记录:
2016年4月12日下午,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马克·弗里加迪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
截至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在全球发行量高达5.67亿本。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是全球各国和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书。
2018年10月19日,获得“2018年中国版权金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一共有5000-6000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历经几代上百名专家学者十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发行量的字典。
新华字典一共有5000-6000字。《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在西方,没有字典的概念,全是中国独有的。字典收字为主,也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
新华字典的特点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于1953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世界的建立者们将这部“小字典”的编纂,视为新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肩负规范现代汉语的职责,也要担当扫除文盲的任务。
今天我们还应当提倡这种大学者编小字典的新华风格,提倡名家大家面向大众、力于普及的学术风气。总结《新华字典》走过的50年历程,《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这种贴近民众的主动追求。
成就了这本小字典可贵的人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这样解析小字典创造的奇迹。新华字典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修订频率最高的辞书。50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化,这本词典整整修订了10次。字典虽小乾坤大,甘苦几多心自知。每一次修订都要在字词上咬文嚼,都要在内容上与时俱进,都要在形式上革故鼎新。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1953年10月,《新华字典》(音序排列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自出版以来,为中国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简介
2011年6月,《新华字典(第11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共同推出。
2020年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版本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标准,同时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并首次实现应用程序APP和纸质图书同步发行。
以下摘自《新华字典》第12版,第12版修订说明
《新华字典》是我国首部现代汉语字典。1950年,叶圣陶先生倡议成立新华辞书社,启动《新华字典》编写工作,由魏建功先生主持,叶圣陶先生审订。《新华字典》1953年初版,1954年再版,编者署名为“新华辞书社”。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此后多版署名沿用“新华辞书社”。从1971年版起,《新华字典》略去“新华辞书社”署名。从第12版起,《新华字典》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署名。
几十年来,《新华字典》经过十余次修订,不断跟进时代,适应读者需求,先后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并于2016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殊荣。值此第12版出版之际,谨向为《新华字典》的编写和修订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工作于2013年6月开始筹备,2015年正式规划并逐步启动。本次修订中,我们依然注重保持《新华字典》原有的风格特点,在加强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不失简明性和实用性。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标准,增、删、改、调部分字头及其附列字和相关义项;分析现实语料,适量增补新词、新义,适当改进和完善某些释文;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协调处理部分相关条目及个别体例;从当代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编制《新旧字形对照表》,改进《部首检字表》;依据《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更新《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依据最新资料更新《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或首府)一览表》《地质年代简表》《元素周期表》等。
关于新华字典和新华字典查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