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农历8月18日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8月18日是什么日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6 03:26 分类:算命 浏览:125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历8月18日是什么节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每年农历8月18日是什么日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农历八...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历8月18日是什么节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每年农历8月18日是什么日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八月十八是什么节日?

观潮节,流行于浙江杭州和嘉兴地区。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浙江钱塘江有大潮,涨潮时,浪涛排山倒海,气势十分壮观。

南宋时已有此节。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观潮的,十六、十八倾城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江楼房均被租赁当作看位观潮。清初以来,因河流改道,观潮已移到嘉兴海宁。

扩展资料:

钱塘江涌潮历史悠久,千秋功过,谁人评说!钱塘江涌潮气势磅礴,举世无比,已成为旅游项目。涌潮蕴藏着丰富的潮能资源,如河口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为5.57米,最大潮差达8.93米,是我国沿海潮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涨潮时,大量外海泥沙随潮流进入河口,一部分在河口落淤,从而淤积成绵延的沙滩,这也是一项资源。但是,涌潮也确实给沿江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浩浩钱江水,滴滴灾民泪”,“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这便是当时遭潮灾的写照。每当台风来临,又值大潮汛时,风暴潮危害特别严重。

沿江人民与潮患进行坚苦长期的斗争,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努力,已在钱江两岸兴建了绵延317千米的海塘,它像一座铜墙铁壁,抵御涌潮和洪水的冲击,保卫着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农田的安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潮节

农历8月18是什么佛生日或纪念日

抱歉,不太清楚。

8月16是观音斋日;8月3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涅槃;8月22日式燃灯古佛圣诞。

建议去地藏论坛(bskk)问问,专业级别!

希望对您有帮助,阿弥陀佛!

为什么把农历十八日叫作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的最好日子

到了农历八月中秋,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处于椭圆形轨道的短轴上,日月离地球最近,吸引潮涨的能量也就最大,因此便形成一年一度的特大潮水。

观潮节是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浙江杭州和嘉兴地区。据说南宋时已有此节。杭州人十一日起就有观潮的,十六、十八倾城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江楼房均被租赁当作看位观潮。清初以来,因河流改道,观潮已移到嘉兴海宁。

简介

所谓“潮”,是海水定时涨落的通称,是由日月吸引地球与海水形成的。当朔、望之时,日月同经,或者正好相对,其吸引力聚合在一起,十分强大,所以潮汐就大。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日月相距九十度,其吸引力分散、弱小,所以潮汐就小。

钱塘江怒潮,高达三丈,是全国第一大潮,就是因为地形构造形成的。潮头从远处刚出海门时,仅仅像一条银线。很快逼近后,则如横贯的山岩,声如雷鼓,犹如白马奔腾,银山崩裂,有吞天浴日之势;到了海宁,气势便极盛,宛如银城雪岭,千军万马,簇拥而来,势不可挡;到杭州则已如强弩之末,气势大减。

农历八月十八是佛教的什么日子

农历十月十八,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圆寂纪念日。

阿底峡尊者,古印度高僧,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为西藏佛教在10世纪后的重新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藏族佛教徒尊称其为“觉沃杰”,意为“佛尊”。

【人物经历】

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是与当时藏西古格王朝国王意希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西藏佛教史上流传着许多佳话。

据记载,他为了邀请阿底峡尊者入藏,按照阿底峡尊者提出的要求,到处搜刮黄金,当他搜刮到噶洛国时兵败被俘。后来他的孙子绛曲沃设法以黄金去赎他,可他为法而忘躯,仍坚持要以黄金去请阿底峡尊者,最后被敌国杀害了。

阿底峡尊者接到古格王朝的邀请后,于1040年动身,1041年到达尼泊尔,1042年到达古格。在古格时,他主要住在托林寺。他在古格进行的宗教活动除了讲经和翻译经典外,还为绛曲沃写了一部《菩提道灯论》。这部著作是他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弊病而写的,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底峡尊者由此而被后人推尊为"佛尊"。

阿底峡尊者在古格住了三年,1045年起程准备返回超岩寺。当他行至布让地方,遇到仲敦巴等人,他们是卫藏(指拉萨地区)派出的专门迎请阿底峡尊者的,于是又随仲敦巴等人来到卫藏传法。他曾先后到拉萨,叶巴、盆域、聂塘等地传教收徒,前后近十年,影响甚大。最后于1054年圆寂于拉萨西南的聂塘。

阿底峡尊者圆寂后,他的弟子仲敦巴领众修行并继续弘法,1056年在热振地方建起热振寺,作为弘法据点,由此形成噶当派。阿底峡尊者到达卫藏,标志着佛教复兴势力由阿里进入卫藏,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作"上路宏法"。阿底峡为后弘期西藏佛教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的鼻祖。

【重要影响】

阿底峡尊者的学说以显宗为主,提倡戒律,尊尚净行,著有《菩提道灯论》共七十颂,阐述从学法到成佛的修习内容和阶段。在藏传佛教后弘期还处于分散杂乱时期时,该书提出了对整个佛教的系统看法,为噶当派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阿底峡尊者主要著作包括《密宗道次第解说》、《菩提道灯论》、《入二谛论》、《中观教授论》、《摄菩萨行炬论》和《发菩提心论》等50余种佛学论著,并与其他译师将10余部经典翻译成藏文。所著《八分医方》对西藏医学北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阿底峡尊者形象较好辨认。他面相慈善,身着僧衣,头戴通人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右后方有金顶,左后方有经箧,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圆形头光、身光及祥云、远山。

为什么观潮在八月十八

钱塘潮观潮,八月十八一般来说是月引力作用最强的时候,江潮较大。看起来就声势壮阔,不负其盛名。涌潮现象一天两次,依据地月引力变化每个月周期性变化,每个农历月月中大,月初月底小。每年也周期性变化,刚好到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是最大的一天。

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最大(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

扩展资料:

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杭州著名旅游景点。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

上游常山港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莲花尖,汇江山港后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干流自衢江区以上称常山港,衢江区至兰溪间称衢江(信安江),兰溪至建德县梅城称兰江,梅城至桐庐间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区闻家堰间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始称钱塘江。

主要支流有金华江(婺港)、新安江、桐溪、浦阳江等。曹娥江旧时也是钱塘江支流,后海岸崩坍,江口下陷,脱离钱塘江而独流入海。钱塘江口平面呈喇叭形,在海宁市附近河底有沙坎隆起,海潮倒灌,受地形收缩影响潮头陡立,形成雄伟壮丽的“钱塘潮”,吸引大批游人。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塘潮

关于农历8月18日是什么节日和每年农历8月18日是什么日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