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20:22 分类:算命 浏览:27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以及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虎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
名称变革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2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3
时间演变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国历代的新年,设定日期并不一致:
上古时代: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寅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为寅月,立春为岁首。(星辰历)
夏商周: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冬十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注:武则天登基时间为690年九月初九,当年,竟然出现了两次正月初一:690年的2月15日、690年的12月6日。)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下面是关于春节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的习俗:
1、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2、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 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3、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
过春节的作文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春节的这一天。新年又到了,往事如风,把我以前的记忆全部都带走了,这一年又开端了我的重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们大家放鞭炮……”早上5点,老爸换的新闹铃就把我叫起来,由于接下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妈妈给我和爸爸的任务——贴春联。我一手拿着透明胶,一手拿着尖利的剪刀,爸爸把对联按在墙上,我在远处指挥爸爸调整春联的方位。调整后,我一边剪透明胶,一手递给爸爸,由于我们协作的`天衣无缝,所以很快就大功告成了。认真看看,那窗户上还贴这一张“福”,我看了之后困惑不解:为什么这“福”要倒着贴呢?奶奶看到我困惑不解的样子,笑道:“这样贴才干把福到家的意义表现出来呀!我听后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啊!在我们贴春联的时分,还有一些亲戚、朋友过来拜年好不繁华!
新年这天,我与朋友一同快乐地玩到了下午,回到家里,一桌的美味佳肴便让我垂涎欲滴。饭桌上,大家举杯同庆,相互传送祝愿:大人们祝小孩快乐生长,学习进步;小孩则祝愿大人们身体安康,财源广进。接下来当然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喽——领压岁钱。捧着一叠叠厚厚的红包,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可却又让我们在快乐的同时伤心了——父母收走了我们的压岁钱。深夜11点59分55秒,“5,4,3,2,1,过年喽!”。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此时此刻,只听“碰、碰、碰”乌黑的夜空,,烟花炮竹随之响彻夜空,被焰火点亮了,更被人们那颗期盼新一年快乐的心照亮了。你看!多高兴的春节啊!家家户户都是红统统的一片,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一家人忙都忙不过来。清晨,我怀着难以宁静的心情在炮竹声中慢慢入睡。
春节的诗句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5、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6、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0、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11、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1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张说《钦州守岁》
1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5、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1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7、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18、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19、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1、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22、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春节是我国传统且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那么大家知道春节手抄报里应该写怎么样的内容文字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篇1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要义。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篇2
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愿望和辞旧迎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晦气,准备迎接来年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意思,是农历全年最终一个晚上。故此期间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风俗。最初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旁边,之后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6、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有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齐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之后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之后“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篇3
一、新年手抄报内容:春节作文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寒假开始啦,转眼间就到啦大年三十,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夜幕渐渐降临,人间万家灯火通明。“开饭啦……”随着奶奶的一声招呼,我们连忙蹦蹦跳跳跑到桌前,大人们不约而同地给啦压岁钱。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在桌旁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数着新年的钟声。别提多幸福啦!
我喜欢过春节!喜欢春节亲人相聚的景象……
二、新年简介资料: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在中国古代,也称元旦,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新年的习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三、新年春节对联资料:
东风染绿西疆柳
喜雨催红大漠花
东风送暖家家乐
瑞雪迎春处处新
东风送暖家家暖
瑞雪迎春处处春
东风送暖千家乐
旭日融和万户春
东风送暖千山秀
西部逢春万木荣
东风送暖千丝绿
旭日重光万户春
东风骀荡传春讯
西部腾飞展壮猷
东风喜报开心事
南燕衔来满眼春
东风一到千山绿
南燕双飞万户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一): 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愿望和辞旧迎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晦气,准备迎接来年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意思,是农历全年最终一个晚上。故此期间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风俗。最初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旁边,之后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6、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有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齐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之后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之后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二):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春节。每到过年,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都洋溢着春节的喜悦。
记得年三十那天吃团圆饭,我早上一齐床,穿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高兴极了!一会儿家里聚集了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好热闹。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满桌子的菜,有鱼,有鸭肉,有土鸡火锅,还有我喜欢的瘦肉丸子。我还帮忙倒上了饮料,摆好了碗筷。
吃完晚饭全家聚在一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可精彩了。有小品,有唱歌,有跳舞
春节的夜空更是美丽极了,美丽的烟花把乌黑的天空点缀的五光十色。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有的像流星一划而过,让人眼花缭乱。小朋友们在广场上追赶着,欢笑着,
远处还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或许是节日的气氛吧!
春节真是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三):
春节各地风俗
老北京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主要习俗。除人们所熟悉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特色。
五显财神庙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财神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他们多身着各种绸缎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风而行。
纸鱼,用一根竹劈儿缀上白线拴好,以便手提;还有成串、泥胎、外糊金银箔金银元宝,也拴在竹劈儿上。另外还有一种卜碌碌带响风车。这种风车系用细篾儿和彩纸条儿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子上,每个风轮带有白线拴好一对小鼓腿儿,敲打着一个泥塑蒙纸面小鼓,大风一刮,卜碌碌直响。
这种风车有单一,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齐。傍晚,太阳平西时候,你只要仁立街头,就能见到一辆接一辆自行车构成湍急车流。
东北年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异常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必须要吃饺子,在众多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此刻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这样饺子就预示着在新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必须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陕西年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之后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各地春节食品
北京:老北京人,异常讲究过年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就能够明白北京在春节期间食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美食。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寓意发财。
东北:东北地区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也有几十斤,能够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豫南:豫南一带除夕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头撒满红红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春节是我国隆重而又重要的节日。在我的家乡人们在腊月十五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天忙着打扫房屋,买年货,小孩子忙试新衣服为春节做准备。现我整理有关喜庆春节手抄报内容,具体如下 :
喜庆春节手抄报内容一:春节真快乐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日子,当然,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还可以吃排骨。童谣唱的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我可管不住这馋嘴。哥哥拿出了一根排骨,上面全是腊肉,我突然感觉可以吃下一头牛。我饿狼似的扑了过去,哥哥一闪,我差点摔了个“狗吃屎”。哥哥说:“想要这根排骨,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都行!”“你去把作业做完”。“什么,不可能,让我玩得正爽的时候你又说让我做作业!”哥哥阴笑了一下,说:“那就是你不吃?”“不吃就不吃!”说完,我“哼”了一声。哥哥拿起了排骨,放入嘴中,正要咬下,我愤怒的大喊“牙下留排骨!”哥哥拿出了排骨,我说:“你……你你能帮我打热吗?”话音刚落,哥哥说:“ok,没问题,早就料到你会这么说了!”然后,我飞奔回了房间,以神速般的速度做完了作业,又激动的冲到了微波炉旁,打开,摸摸排骨,还没热?原来是哥哥忘了打热,哎,这粗心的.哥哥太可恶了!我急忙摁了加热,1秒……2秒……两分钟到了!终于好了,让我就像“度分如日"。我兴奋地拿出排骨,含情脉脉的对视一秒,然后狂吃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搞定了,就剩一根光骨头,我扔在了地坝边上。可能连味道也没什么了,小白从旁边走过,高傲的抬着头,一点都没在意排骨的存在。
那天赶集,我和伯父一起去,走到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十分引人注目,我东瞅瞅,西望望,一下子看到了炮,我赶忙拖着伯父走到买炮的地方,只见小贩一手拿着“黑蜘蛛”牌鞭炮,满是笑容地对着我说:“这位小朋友,买黑蜘蛛鞭炮吧!这炮威力十足,声音悦耳,而其爆的速度也不慢,真是最好不过,而起价廉物美,一盒只要一块钱。听得我头晕眼花,我一口气买了二十盒,回家了,立即打开一盒,取出一粒,点燃,我迅速扔了出去,“砰”,我高兴的一跳一跳的。
春节真的好快乐!
喜庆春节手抄报内容二:关于喜庆春节的诗句
1、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庆新年》道平常
2、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
3、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 ——《又新年》俯睇
4、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 ——《新年自勉》仇志璞
5、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新年》江南流萤
6、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有钱。 ——《非绝体·新年》塞宾的左手
7、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乐! ——《春节乐》酒巷深亦深
8、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绣篇。——《新年寄语》漫岗秋叶
9、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 ——《新年贺岁》闫旭辉
10、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题新年扉页诗》踏雪飞鸿
11、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曜。幽思如海,把盏柴扉咏诗稿。凡庸知冷暖,辗转情难了。愿平生,朗畅身体好。——《早梅芳·新年好》沈仙墨人
12、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贺新年》巴松灵风
13、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 ——《新年夜》老鹰满天飞
14、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忆江南·新年》春堤晓星
关于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和春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虎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