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出生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5:31 分类:算命 浏览:121


导读: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以及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出生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盘点:历史上的闰腊月是哪一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以及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出生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盘点:历史上的闰腊月是哪一年?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等到猴年闰腊月”,意思是说,对于想办成一件事情或者实现一种愿望,希望似乎是很渺茫了。而实际上,两千多年来,历法上的确一直就没有过闰腊月。那么就让 闰月 来告诉你,历史上的闰腊月是哪一年吧。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样一个变化的周期内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有12次,月亮每圆缺一次为一个月,12次圆缺就是12个月,12个月就是阴历的一年。在这一年的12个月中,有时有6个大月,6个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共354天;有时有7个大月,5个小月,共计355天。

如果一年有354天,就比回归年短了11天多;如果一年有355天,就比回归年短了10多天。这样,三年的时间就短了30多天。为了和气候的变化周期相互一致,就需要添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就叫闰月年。这一年有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或者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

可是,古人发现,即便3年添加了一个月,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月份与气候相吻合的问题。因为阴历的3年要比回归年短了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也只有29天或30天,仍然短3天左右。

古代劳动人民因此采用19年闰7年的方法。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天数就基本上相等了。因为19个阴历年是228个朔望月,如果再加上7个闰月,就正好等于19个回归年中的235个朔望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调和好了,月份与气候变化也就大体一致了。

而关于阴历闰哪一个月,这与24节气有关系。24节气共有24个数字,凡对应的奇数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凡对应的偶数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每年中有12个中气,阴历就是把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的,例如,把雨水所在的月作为正月,把小满所在的月作4月,把霜降所在的月作9月等。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而一年中只有12个月有中气,所以就得有一个月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无从得名,就只好跟着它的前一个月再加上一个“闰”字,就得名了,这就是闰月。例如2014年9月,次月本应该是10月,可是因为它没有中气(小雪是在11月初一),所以,它就以9月再加一个“闰”字,因此,这一年就是闰9月。

那么,什么时候是闰腊月?据专家统计,从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间,闰2月出现9次,闰3月、闰6月各出现16次,闰4月出现19次,闰5月出现23次,闰7月出现13次,闰8月出现7次,闰9月、闰10月各出现3次。而闰11月、闰腊月、闰正月还从来没出现过。

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型的,在近日点时运动较快,在远日点时运动较慢。这就造成了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在太阳近日点的时候较短,而在远日点的时候较长。

腊月前后的3个月在元旦左右,这几个月的中气与中气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较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就难以出现闰月。由此可见,出现闰腊月似乎是很难的事情。

结束语:由上我们可知,闰腊月(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到38世纪、41到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历史上的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574年,而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358年。

闰十二月是哪一年 什么时候会闰腊月

导语:一年12个月,照理来说,闰月个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通过万年历可以发现,闰月也是有偏好的,除了正月,月份小的出现闰月的几率还大一些,而闰十二月从来就很少出现。那么什么时候会闰腊月?我们来看看闰十二月是哪一年的介绍。

闰十二月是哪一年

208年,360年,379年,436年,629年,648年,667年,724年,906年,982年,1058年,1153年,1202年,1221年,1335年,1411年,1422年,1430年,1517年,1525年,1536年,1574年,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都有闰十二月。

闰月其实每个月都有的,知只不过在某些年份某几个闰月出现的比较集中,目前最近的几道十年里闰正月和闰腊专月都是比较少见的闰月,但是据推算,如果扩大千年以后,闰正月和闰腊月的出现其属实也有集中的一段时间。

为什么闰腊月很少见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样一个变化的周期内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有12次,月亮每圆缺一次为一个月,12次圆缺就是12个月,12个月就是阴历的一年。在这一年的12个月中,有时有6个大月,6个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共354天;有时有7个大月,5个小月,共计355天。

如果一年有354天,就比回归年短了11天多;如果一年有355天,就比回归年短了10多天。这样,三年的时间就短了30多天。为了和气候的变化周期相互一致,就需要添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就叫闰月年。这一年有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或者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

可是,古人发现,即便3年添加了一个月,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月份与气候相吻合的问题。因为阴历的3年要比回归年短了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也只有29天或30天,仍然短3天左右。

古代劳动人民因此采用19年闰7年的方法。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天数就基本上相等了。因为19个阴历年是228个朔望月,如果再加上7个闰月,就正好等于19个回归年中的235个朔望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调和好了,月份与气候变化也就大体一致了。

而关于阴历闰哪一个月,这与24节气有关系。24节气共有24个数字,凡对应的奇数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凡对应的偶数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每年中有12个中气,阴历就是把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的,例如,把雨水所在的月作为正月,把小满所在的月作4月,把霜降所在的月作9月等。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而一年中只有12个月有中气,所以就得有一个月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无从得名,就只好跟着它的前一个月再加上一个“闰”字,就得名了,这就是闰月。例如2014年9月,次月本应该是10月,可是因为它没有中气(小雪是在11月初一),所以,它就以9月再加一个“闰”字,因此,这一年就是闰9月。

那么,什么时候是闰腊月?据专家统计,从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间,闰2月出现9次,闰3月、闰6月各出现16次,闰4月出现19次,闰5月出现23次,闰7月出现13次,闰8月出现7次,闰9月、闰10月各出现3次。而闰11月、闰腊月、闰正月还从来没出现过。

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型的,在近日点时运动较快,在远日点时运动较慢。这就造成了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在太阳近日点的时候较短,而在远日点的时候较长。

腊月前后的3个月在元旦左右,这几个月的中气与中气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较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就难以出现闰月。由此可见,出现闰腊月似乎是很难的事情。

哪一年闰十二月

闰十二月年份:1574年,3358年,3472年等。

相关介绍:

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二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

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2006年,闰月在七月后面,就是闰七月。

公历1月左右,地球运动快,中气间隔短,最短时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所以正月、十一月、十二月这3个月没有中气的概率小。相对,该闰月出现机会就少。闰十二月属于罕见闰月,也是特殊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十二月

历史上润腊月是哪一年

两千多年来,历法上的确一直就没有过闰腊月。

农历一般没有润腊月和正月的,农历闰月的算法是一年攒5-6天,攒到哪个月够30天就闰哪个月,但唯独没有腊月和正月,这是和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关的,古代过年就如过关,一关不能过两次的。

从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间,闰2月出现9次,闰3月、闰6月各出现16次,闰4月出现19次,闰5月出现23次,闰7月出现13次,闰8月出现7次,闰9月、闰10月各出现3次。而闰11月、闰腊月、闰正月还从来没出现过。

腊月前后的3个月在元旦左右,这几个月的中气与中气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较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就难以出现闰月。由此可见,出现闰腊月似乎是很难的事情。

扩展资料: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样一个变化的周期内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有12次,月亮每圆缺一次为一个月,12次圆缺就是12个月,12个月就是阴历的一年。

在这一年的12个月中,有时有6个大月,6个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共354天;有时有7个大月,5个小月,共计355天。

古代劳动人民因此采用19年闰7年的方法。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天数就基本上相等了。因为19个阴历年是228个朔望月,如果再加上7个闰月,就正好等于19个回归年中的235个朔望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调和好了,月份与气候变化也就大体一致了。

历史上闰过十二月的有那几年?

出现年份:208年,1517年,1574 年,3358年,3472年,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4971年。

假若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十二月,则第一个月叫“十二月( 腊月)”,第二个十二月叫“闰十二月( 闰腊月)”。

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二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

扩展资料

闰月推演:

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一般长达384天,这样的年份在所有农历闰月的年份当中是最常见的,出现率很高,例如在2001年至2100年这100年当中,一共有37个农历闰月的年份,其中长达384天的就有34个,例如,2001年、2004年、2009年、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等,出现率高达92%。

有少数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比较短,这样的农历闰月年份的天数也长达383天。

从1534年至2534年这1000年里,一共只有32次,分别是1550年、1558年、1585年、1612年、1648年、1710年、1743年、1805年、1808年、1841年、1868年、1895年、1903年、1930年、1957年、1993年、2055年、2088年、2150年、2153年、2186年、2213年、2248年、2275年、2302年、2310年、2338年、2400年、2433年、2462年、2495年、2498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十二月

闰十二月的年份 闰十二月出现在几几年

导语:翻看这几百年的日历你会发现,农历中闰月有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闰腊月和闰正月。那么闰12月和闰1月没有存在过吗?其实也不是的,闰十二月还是存在的。那么闰十二月出现在几几年?下面来看看闰十二月的年份你就知道了。

闰十二月的年份

闰十二月年份:1574年,3358年,3472、3806年,3988年,4751年,4941年等。

闰十二月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二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

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33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十二月,此后的36~38世纪、41~47世纪以及49世纪都没有闰十二月。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1574年,下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34世纪3358年。

二十四节气可以细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从节气到中气或者从中气到节气,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都是相差15°。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太阳必须在黄道上移动30°,相当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前进30°。平均说起来,这大概需要30天半不到一点的时间。如果再说得具体一点,这段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1.45天,最短时只有29天多。

闰腊月怎么来的

从1901-2100年的农历年份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这200年里面共有73个闰年,也就是说有73个闰月,其中闰2月8个、闰3月8个、闰4月14个、闰5月14个、闰6月12个、闰7月8个、闰8月6个、闰9月、10月、11月各1个。只有1月和12月也就是正月和腊月没有闰月。

的确,单从统计数字上确实看不到一个闰腊月。我们需要将古今结合起来。除夏历的月份和我们现在的月份完全一致外,其余几种历法分别以12月、11月、10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那么我们今天的11月、10月、9月就分别相当于殷历、周历、秦历的12月亦即腊月。这样看来,这三种历法无论哪一种里面都有闰腊月——虽然在200年中,分别才只有一个!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有人能等到、能盼到,大概正因为如此,民间才有了“三十年等一个闰腊月”的说法。这样看来,不管三年还是三十年都只是表示一种时间上的持久和长远,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长度。

我国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使用《太初历》,该历法基本沿用夏历,此后两千多年一直沿用不变。期间,不少朝代虽然也有一些修改,但仅仅是纠正了一些偏差,做了些许“微调”而已。由于我国的汉民族和汉语体系的真正形成期是在西汉。汉初的100多年间仍然沿用秦的颛顼历,可以想象,在汉武帝颁布新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民间很可能就出现了新旧历法共用的交替阶段,尤其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这种交替的时段会更长一些,因为夏历的闰九月也就是颛顼历的闰腊月,所以民间自然把新历的闰九月按旧历叫做“闰腊月”,民间的这种叫法虽不见于史册,但是,它已经是一种习惯,并且逐渐变成了口头语一直传了下来,至于闰不闰腊月已经无关紧要了。

农历的置闰规则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总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

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出生的、闰12月年份是哪一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