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19年三伏天的时间表(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4:05 分类:算命 浏览:202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19年三伏天的时间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2019年三...

今天给各位分享19年三伏天的时间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其中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那2019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呢?

关于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伏邪所指六邪是古时人们的一种说法,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冬至容易患重病。因此,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2019年7月12日入伏。

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做终伏、三伏。

三伏天时间的计算方法

1、三伏天的推算方法

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三伏天的计算公式

21世纪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2019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廿二)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三伏天共有四十天,其中初伏时间有十天,中伏时间为二十天,末伏时间是十天。下面是未来10年的三伏天时间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年份 初伏日期 庚 日 中伏日期 庚日 次庚日 中伏天数 末伏日期 庚日

2020 2020-7-16 庚申 2020-7-26 庚午 庚辰 20 2020-8-15 庚寅  

2021 2021-7-21 庚午 2021-7-31 庚辰  10 2021-8-10 庚寅  

2022 2022-7-16 庚午 2022-7-26 庚辰 庚寅 20 2022-8-15 庚子  

2023 2023-7-21 庚辰 2023-7-31 庚寅  10 2023-8-10 庚子  

2024 2024-7-15 庚辰 2024-7-25 庚寅 庚子 20 2024-8-14 庚戌  

2025 2025-7-20 庚寅 2025-7-30 庚子  10 2025-8-9 庚戌  

2026 2026-7-15 庚寅 2026-7-25 庚子 庚戌 20 2026-8-14 庚申  

2027 2027-7-20 庚子 2027-7-30 庚戌  10 2027-8-9 庚申  

2028 2028-7-14 庚子 2028-7-24 庚戌 庚申 20 2028-8-13 庚午  

2029 2029-7-19 庚戌 2029-7-29 庚申  10 2029-8-8 庚午  

关于三伏天的相关习俗

1、关于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在北京有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这种说法,其实仔细体会这句话,会发现这种饮食说法并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三伏天气温度很高,人往往会大量流汗,使得身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大量流失。而饺子、面条、烙饼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有效补充因为汗液而流失的营养物质。因此这种饮食方式在三伏是很好的。

南昌:起伏吃只鸡

南昌有着在三伏天吃鸡的说法,并且这种吃法还有一定的规矩,如到了三伏,很多南昌人会将鸡做好,让后将门窗关闭,接着穿上长袖衣物,将鞋袜穿着整齐,裤脚则用身子扎紧,也不开空调或者风扇,只是倒上一杯小酒,然后慢慢食用吃的自己大汗淋漓才可以。

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上海人总是会说头伏馄饨,二伏茶,因为三伏天气温很高,很容易影响人的食欲,而用一些酱料凉拌煮熟的馄饨是很开胃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振奋食欲,避免三伏天食欲不振导致身体受损的情况出现。而喝茶就很好理解了,在三伏天人会大量的流汗,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消失,而通过喝茶,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并且喝茶还有利于排尿,可以将身体之中的暑气、暑热、暑湿通过尿液排出。

汤面

三伏天的防暑方法

3、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4、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2019 年三伏天的养生方法大全

吃苦味食物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可以平衡机体功能。而且苦味食物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等人体需要的物质,从而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除烦、健胃等功用。

不要吃冰镇的食物

夏季大家最常吃的便是冰镇食物,尤其是冰镇西瓜,但是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是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冷的,如果再吃冰镇的食物,相当于寒冷的五脏六腑再被冰冻了一次,这样严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洗热水澡

因为夏季天气特别炎热,因此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洗冷水澡可以快速的降温,其实不然。因为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如果用冷水冲洗,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发黑、呕吐等现象,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颅内大出血。

各种体制的人三伏天如何养生

阳虚质: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平和质: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2019 年三伏天注意事项

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以为,炎气候温高能够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气!炎地利,人沐浴出格勤。有的人头发湿淋淋的,就坐在空调屋里,以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招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材。以是,炎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眠。

护肤补水很重要

要多喝水、少吃冷饮,,可自行用蒸汽熏蒸面部。这样我们皮肤就不容易干燥了。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的水果蔬菜对人体的水分摄入量很高,所以健康的护肤从生活开始。别以为我们泛着油光的肌肤就是预示着秋天不缺水了。其实,这时我们更应该做好控油补水的工作。所以我们的皮包里永远都要带有一盒吸油纸,不要让出油来影响我们皮肤的补水效果。所以亲们保湿锁水很重要的。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在许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劳作才容易中暑。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不要以为只要避开阳光,就可幸免于暑。只要是在高温、通风不良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呆久了,同样容易中招。因此,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通风尤为重要。

2019年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01

2019年7月12日-2019年8月20日

2019年的入伏时间是2019年7月12日,出伏时间是2019年8月20日,共40天。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2019年三伏天时间查询:入伏时间是2019年7月12日,出伏时间是2019年8月20日,共40天。

2019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

三伏天最热阶段:中伏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1、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2、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3、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4、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5、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天如何预防中暑?

1、遮阳伞

出行时要躲避烈日,可以戴遮阳帽,墨镜,打遮阳伞。行走时尽量走阴凉的地方,出门涂防晒霜。

2、多喝水

夏季出汗较多,多喝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补充盐和矿物质。

3、喝降温汤

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茶、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4、充足睡眠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

5、穿宽松衣服

穿宽松衣服外出时,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吸汗的衣物。

6、少食多餐

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7、抹风油精

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8、避免阳光下工作

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开这段时间,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工作强度大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想问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1、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2、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3、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4、“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其中初伏,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些年10天,有的年份则是20天,有人称之为两个中伏。

更多关于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2019年夏天什么时候入伏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三伏天的时候是很热的,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就喜欢在家里面宅这吃西瓜,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年夏天什么时候入伏 ?

2019年夏天什么时候入伏:

2019年夏天什么时候入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星期五。

2019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2日开始,也就是说7月12日入伏,由此进入了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中、末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入伏日期规律:

通过对1900~20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数的统计,由此看出:

1, 入伏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

2, 中伏20天的可能性较大,会出现连续几年都是中伏20天的情况;

3, 中伏10天的可能性较小,中伏10天的情况至少过2年出现一次,不会连续几年出现;

4, 入伏在7月16日之前的,中伏都是20天;

5, 入伏在7月20日之后的,中伏都是10天;

6, 入伏在7月17日的,中伏多数是20天,极少数是10天;

7, 入伏为7月18日的,中伏半数是20天,半数是10天;

8, 入伏在7月19日的,中伏多数是10天,极少数是20天。

9, 1997年的出伏日应该在8月26日而不是8月16日,最晚出现在8月28日(1911年)。

2019年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01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2019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1、预防中暑不喝糖饮料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 — 4杯温水(500 — 1000 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注意饮食调节

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否则,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3、不长期待在空调房里

可避免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使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热水,或者多喝热茶,能有效促进排汗,消暑解乏去火气。

三伏最热是几伏 2019年三伏天末伏热吗

导读:都说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那你可知三伏最热是几伏?是初伏、中伏、还是末伏呢?一般说来,三伏的中伏是最热的,为什么说中伏的时候最热,那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的时候。那么,中伏之后,2019年三伏天末伏还热吗?接下来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三伏最热是几伏

三伏之中,中伏是最热的。

为什么说中伏的时候最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1、说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热,就要提起民间一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热。末伏过后天气渐渐凉爽。

2、首先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3、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

4、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5、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中、末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2019年三伏天起止时间:从2019年7月12日开始,结束时间是8月20日。

2019年三伏天末伏热吗

末伏并不是三伏天中最热的一段时期,末伏又叫终伏、三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末伏正是秋老虎出现的时间,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三伏天防暑小常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关于19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和今年三伏天时间表2019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