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3:38 分类:算命 浏览:26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以及知命之年的来历和解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知命之年是指人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年龄到了五十岁。
用知命之年造句:
1、朕已知命之年,但子嗣朕皆感不成。
2、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是知命之年了。
3、怎么也是过了知命之年,接近花甲之人了。
4、王先生到知命之年时,已经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了。
5、峙儿,人谁无死,二叔已是知命之年,此刻身死,更不为夭,何必如此伤心?
6、我已过中年,正向知命之年迈进,一路走来,我深刻理解了中年人生的寓意。
7、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
8、一名年逾知命之年的中尉潜至宋缺身边,一把按住他的手,劝道:“你这样,会引起两国纠纷的!”。
1、知天命之年指的是在50岁到59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所有的人都属于知天命的年龄段。而如果到了60岁,则是进入耳顺之年,也被称之为花甲之年。知天命之年的意思是: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2、“知天命”是出自孔子的自述,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如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后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来作为年龄称谓。另外,知天命之年也被称为“天命之年”。也指学有所成,现今人们多用“知天命”,或“知命之年”来指人到了五十岁这个年龄。
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
《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古稀出处: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
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分别是: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1、而立之年:30岁。而立之年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2、不惑之年:40岁。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3、知命之年:50岁。出处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解释为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4、耳顺之年:指60岁的代称。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5、花甲之年:60岁。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
6、古稀之年:70岁。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为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知命之年的来历和解释、知命之年是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