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1940年(1940年7月,新四军到达黄桥后,在丁家花园)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2:03 分类:算命 浏览:140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1940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940年7月,新四军到达黄桥后,在丁家花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19...

今天给各位分享1940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940年7月,新四军到达黄桥后,在丁家花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940年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1940年重大历史事件如下:

1月4日:德政府成立战时经济会议戈林负责。

1月8日:英国实行食物配给制。

2月5日: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

3月16日: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病逝。

6月27日:苏联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

6月28日:小额信贷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出生。

6月29日:意象派画家保罗•克利病逝。

9月27日:日本加入轴心国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9月30日:德国狂轰英国伦敦。

10月1日:八路军暂停“百团大战”。

12月30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

1940年是什么年

公元1940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大部分时间对应的是农历庚辰年(龙年)。

1940年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1940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年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随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并集中了傀儡政权中能投入战场的全部军队。

为应对共产党方面的游击战术,日本采用了“保甲制”来断绝共产党军队与当地民兵的接触,设立无人区,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来作战。

共产党面对日军扫荡的压力下,全军实行战略转移,化整为零保留实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扫荡”斗争,如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

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46480人。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扩展资料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1940年世界上发生了哪些大事

1、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2、5月10日——温斯顿·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

3、5月31日,延安军民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欢迎以南洋华侨领袖,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为首的代表团访问延安。

4、6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马其诺防线弃守。贝当元帅成为维希法国总理。

5、6月18日,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将军在伦敦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国民继续抵抗纳粹德国。

6、8月1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列颠空战爆发。

7、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8、11月7日,塔科马大桥倒塌。悬索桥,主跨2800英尺,全长5000英尺(1524米)。通航净空195英尺(59.4米)。通车日期:1940年7月1日。

9、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现雷锋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系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40年

1940年重大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1940年爆发的重大战役是什么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940年重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940年重大战役战役情况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压缩八路军的作战空间,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 决定 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 命令 》,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0年重大战役作战背景

抗日战争 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0年重大战役战役起因

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军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1940年以后,日本欧洲动荡,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作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意图是破袭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

1940年重大战役战役过程

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 (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至10月上旬),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1940年重大战役战果统计

3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计毙伤日军二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从歼敌(日军)数字看,八路军独自发起的百团大战不亚于1939年蒋介石部署全国十个战区71个师发起的对日冬季攻势的战果,如果加入歼灭伪军数字,八路军的战果还高于国军全军在冬季攻势的歼敌数字,由此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 政治 地位。

1940年重大战役大战影响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日军正面交锋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方认为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百团大战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局势的改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声望提高,中国国民党以此改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加强了对共产党的控制,日军在此次战争失利后,加强了 军事 力度。

1940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1940年7月,新四军到达黄桥后,在丁家花园、1940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