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10:51 分类:算命 浏览:34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月份对照表,以及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阴历月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二十四节气对应表
二十四节气对应表,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的二十四个不同的气候的划分,每个节气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天气,是集天文地理,文化习俗,还有民风民俗为一体的一个对季节的详细划分,以下是二十四节气对应表
二十四节气对应表1
立春(2月4日)、雨水(2月19日)、惊蛰(3月6日)、
春分(3月21日)、清明(4月5日)、谷雨(4月21日)、
立夏(5月6日)、小满(5月21日)、芒种(6月6日)、
夏至(6月22日)、小暑(7月7日)、大暑(7月23日)、
立秋(8月8日)、处暑(8月23日)、白露(9月8日)、
秋分(9月23日)、寒露(10月8日)、霜降(10月23日)、
立冬(11月8日)、小雪(11月23日)、大雪(12月8日)、
冬至(12月21日)、小寒(元月6日)、大寒(元月21日)。
二十四节气对应表2
二十四节气历史由来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公元前104年,由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四季对应二十四节气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一年的节气对应的日期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计算出来,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意: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大约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节气: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日期分别如下:
一、春天
(1)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日期是农历的正月十一。
(2)雨水就是每年降雨的开始,雨量渐增。日期是农历的正月十五。
(3)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日期。日期是农历的正月三十。
(4)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日期是农历的二月十五。
(5)清明指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日期是农历的三月初一。
(6)谷雨意为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日期是农历的三月十六。
二、夏天
(1)立夏就是夏季的开始。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初二。
(2)小满代表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十七。
(3)芒种的意思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日期是农历的五月初四。
(4)夏至代表夏天要开始热了。日期是农历的五月十九。
(5)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日期是农历的六月初五。
(6)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日期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一。
三、秋天
(1)立秋就是秋季的开始。日期是农历的七月初八。
(2)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日期是农历的七月二十三。
(3)白露就是天气转凉,露凝而白。日期是农历的八月初十。
(4)秋分代表昼夜平分。日期是农历的八月二十五。
(5)寒露意为露水以寒,将要结冰了。日期是农历的九月初十。
(6)霜降意思是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了。日期是农历的九月二十六。
四、冬天
(1)立冬就是冬季的开始。日期是农历的十月十二。
(2)小雪意味开始下雪。日期是农历的十月二十六。
(3)大雪意味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日期是农历的十一月十二。
(4)冬至就是寒冷的冬天要来临了。日期是农历的腊月初一。
(5)小寒代表气候开始寒冷。日期是农历的腊月十二。
(6)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日期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历二十四节气
立春 农历正月初六 2月3-5日
雨水 农历正月二十一 2月18-20日
惊蛰 农历二月初六 3月5-7日
春分 农历二月二十一 3月20-22日
清明 农历三月初六 4月4-6日
谷雨 农历三月二十一 4月19-21日
立夏 农历四月初六 5月5-7日
小满 农历四月二十一 5月20-22日
芒种 农历五月初六 6月5-7日
夏至 农历五月二十一 6月21-22日
小暑 农历六月初六 7月6-8日
大暑 农历六月二十一 7月22-24日
立秋 农历七月初八 8月7-9日
处暑 农历七月二十三 8月22-24日
白露 农历八月初八 9月7-9日
秋分 农历八月二十三 9月22-24日
寒露 农历九月初八 10月8-9日
霜降 农历九月二十三 10月23-24日
立冬 农历十月初八 11月7-8日
小雪 农历十月二十三 11月22-23日
大雪 农历十一月初八 12月6-8日
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12月21-23日
小寒 农历十二月初八 1月5-7日
大寒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具体日期如下:
1、立春:2月3—5日;
2、雨水:2月18--20日;
3、惊蛰:3月5--7日;
4、春分:3月20--22日;
5、清明:24月4--6日;
6、谷雨:24月19--21日;
7、立夏:25月5--7日;
8、小满:25月20--22日;
9、芒种:6月5--7日;
10、夏至:6月21--22日;
11、小暑:7月6--8日;
12、大暑:7月22日--24日;
13、立秋:8月7--9日;
14、处暑:8月22--24日;
15、白露:9月7--9日;
16、秋分:9月22--24日;
17、寒露:10月8--9日;
18、霜降:10月23--24日;
19、立冬:11月7--8日;
20、小雪:11月22--23日;
21、大雪:12月6--8日;
22、冬至:12月21--23日;
23、小寒:1月5--7日;
24、大寒:1月20--21日。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
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1、春季
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
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
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
2、夏季
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
小满: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
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
3、秋季
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
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4、冬季
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
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
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24节气也与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规律有关,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十五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其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用“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月份对照表和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阴历月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