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算命 > 正文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的简单介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17 05:00 分类:算命 浏览:171


导读:今天给各位分享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阿昌族传统节日是什么2、阿昌...

今天给各位分享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阿昌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阿昌族传统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过去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一九八三年四月九日经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农历正月为梁河县阿昌族窝罗节,农历九月为陇川县阿昌族的会街节,节日时间两天。1993年5月20日,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将两个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将节日定在每年3月20日左右,节日时间两天。从此,“阿露窝罗节”成了阿昌族的法定节日,并赋予了庆贺民族团结、庆祝丰收、祝福美好生活等新的含义。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陇川和潞西等县市,部分分布在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节日里热情好客的阿昌群众身着艳丽的服饰,和着象脚鼓、芒锣的节奏,唱起歌,跳起舞,伴着一声声响彻整个户撒坝子的鞭炮声,舞起青龙、白象,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共享节日的快乐。

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文化 包罗万象,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始古朴的阿昌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就是阿露窝罗节,阿露窝罗节神秘奇特,不仅是大型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那么,大家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吧。

阿昌族民族传统节日,叫“阿露窝罗节”。它由窝罗节和阿露节,合并而来。“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潞西市和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及大理州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

“窝罗节”源于阿昌族的蹬窝罗习俗。“窝罗”原本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它是从阿昌族先民狩猎生活中形成的呼应叹词“哦罗”演化而来的,逐渐发展成庆祝捕获猎物的原始宗教歌舞,“手舞之、足蹈之”,从而发展到了原始自然崇拜的“感谢山林之神,赏赐猎物”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化到后来,阿昌族群体性“蹬窝罗”活动萌芽成民俗活动,民间主要在每年农闲季节的正月初二至十六,和村举寨,集中举行。

“阿露节”,也称“熬露节”,汉语称“会街节”,是迎接菩萨下凡的宗教盛会。相传,在农历九月初十,菩萨返回人间。这天,大地金光普照,青龙跳出水面,白象也从深山跑出来,人世间的一切灾难就会全部消失。以后,每逢这一天,阿昌族就制作出漂亮的青龙、白象,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迎接佛祖回到人间。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过去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一九八三年四月九日经德宏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农历正月为梁河县阿昌族窝罗节,农历九月为陇川县阿昌族的会街节,节日时间两天。1993年5月20日,德宏州第九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正式将两个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将节日定在每年3月20日左右,节日时间两天。从此,“阿露窝罗节”成了阿昌族的法定节日,并赋予了庆贺民族团结、欢庆丰收、祝福美好生活等新的含义。

节日活动

阿露窝乐活动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行。

选神树

全寨男女老少要到山上选一棵标直的栗树作为神树,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以后,才将该树砍下,不能肩扛,而是用无数条绳子拴着树身,由全体参加人员拖到寨子,逢沟过沟,逢坎过坎,一路上敲锣打鼓,欢呼着迎接神树进村。

建祭台

神树到了寨中宽畅的祭祀场后,再将神树立起来,围着神树搭建祭台,在树上挂上大弓,安上太阳,披挂起鲜花绿叶,在祭祀台上绘满阿昌服饰图案。随着木刻水獭猫举上神座,祭祀台宣告搭起。

祭祀

神灵附体的大活袍(巫师)将五谷茶酒和鲜花水果摆上祭坛后,他便挥舞起鹰尾大扇高声颂经,传唱遮帕麻遮米麻的创世史诗,赞颂人类始祖的大恩大德。接着狮子舞队和大象舞队,一齐参拜神座;向创世始祖致敬。

跳舞

之后,全体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绿叶,蘸着清清泉水,围着神座唱起则勒歌,跳起阿露窝乐舞,表示对祖先深深的谢意。随之,各种文艺活动依次展开,直至礼毕。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阿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关于阿昌族的 传统 节日 分别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1、泼水节

每年 清明 后的第七天开始,一周后结束,分上山采花、赕佛、献佛、沐佛和相互泼水祝福几个过程。

2、进洼

汉语称"关门节",每年六月到九月四个月间,正值农闲时期,在一般情况下,信徒们都到各村寨的佛寺中静坐参佛,听经说法,过佛寺生活,此间还不能进行结婚嫁娶。

3、出洼

汉语称"开门节",进洼三个月期满,一年一度的佛寺生活宣告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出洼要举行盛大的集会。

4、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5、换黄单

农历十月,各佛寺所属群众,将做好的黄单,给佛像换上,并将旧黄单取下,以示虔诚。

6、"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中央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中央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麻给阿昌人民纺织的龙衣凤裙。节日从纪念人类始祖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重整天地、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党、歌颂 社会主义 、歌颂阿昌人民的幸福生活。节日期间各级领导前来 祝贺 ,各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还举行阿昌族的传统 体育 刀舞、棍术、拳术以及对歌、春灯等活动。节日欢快隆重,热闹非常。

7、会街

"会街"节主要盛行于户撒地区,又叫"阿露"节,每年农历九月初十举行,目的是喜庆丰收,这一天村村寨寨汇集到事先商定的场地,隆重举行节日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和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耍青棍等。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一会街的一项主要内容。阿昌族信小乘佛教,耍白象迎接他们最信奉的"个打马"菩萨的灵魂回到人间。解放后,阿昌族人民自己改革了全街,把会街集中到 国庆节 期间的三天中来过。盛大的封建宗教集会,变成了要白象欢庆佳节的活动。白象用木料做架,纸糊身,布做鼻,一人藏在白象肚里,双手来回拉动连着象鼻、带有滑轮的绳子,众人绕着白象跳象脚鼓舞。耍青龙、白象原来是为纪念他们信奉的"个打玛"(释迦牟尼)的灵魂回到人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现在,已把过去盛大的宗教集会变成了耍青龙、白象欢庆丰收的活动。德宏州人大在广泛征求阿昌族人民的 意见 后, 决定 把梁河地区的"窝罗"节和户撒地区的"会街"节合起来称"阿露窝罗"节,并法定为阿昌族传统节日,节日订在每年的3月20日。

8、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阿昌族的 历史

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等关系密切。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他们聚居在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种水稻而闻名。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 手工 业也很发达,尤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阿昌族过什么节日?

1、窝罗节: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牌坊顶端耸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阳的那把神箭。

2、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避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人们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3、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1、阿昌族的婚俗

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

2、阿昌族的食俗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

3、阿昌族的宗教信仰

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进洼”、“出洼”;“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活动。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过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间洒鸡血、插鸡毛,以祈求鬼灵保护庄稼。此外,因受汉族影响,也崇拜祖先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阿昌族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

;     导读:阿昌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更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在古代汉文献中,曾被称为“峨昌”、“莪昌”、“娥昌”或“萼昌”。当然,阿昌族也有着自己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那么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哪些?阿昌族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1、窝罗节

      窝罗节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举行,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吃狗肉和芋头。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过去没有统一的固定日期。后确定每年农历正月为梁河县阿昌族窝罗节,农历九月为陇川县阿昌族的会街节,节日时间两天。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要杀猪、宰牛祭祀,还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火把节不仅是阿昌族的节日,也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3、泼水节

      阿昌族也有泼水节,姑娘家会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泼水节不仅是阿昌族的节日,也是中国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根式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阿昌族的饮食

      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阿昌族喜欢饮酒,多数人家自酿米酒。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闲暇时,大家互传槟榔,以牙齿染成黑色为美。

阿昌族的服饰

      阿昌族服饰别具风格,各地稍有差别。传统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腊撒地区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户撒阿昌族男性青壮年喜欢包白色包头,梁河的男性青壮年则喜欢包黑色包头。

      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户撒阿昌族女性的服饰,已婚和未婚的没有区别,均与附近傣族的很相似。腊撒、梁河两地妇女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筒裙,也佩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两地已婚妇女包头制作款式略有差别,梁河妇女的包头约有33公分高,而腊撒妇女是带圆盘黑包头。少女的传统服饰是浅色对襟上衣,下着深色裤子。腰系绣花围裙,发辫挽于头顶,发辫上插花。

      现代,一些阿昌族妇女买来布和花边来缝制围腰,取代耗工费时的机织围腰。其着装正走向简化,裤子代替了筒裙,还改良了包头布。许多年轻人均改穿汉装和傣装,只有头部装饰还保留一些民族特色,但在节日和接待客人时,仍要穿上民族盛装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